[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8319.4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4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蔡长根;许镇平;苏军;薛俊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废气处理装置,属于环保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化生产的同时排出了大量的废气,废气对人体产生巨大危害的同时,还污染了大气,因此需要将废气处理成无害气体后才进行排放。现在化工厂的废气情况复杂,不仅浓度很不稳定,而且成分也经常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用单一的处理方式很难达到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复合型废气处理装置,采用多种废气处理手段,处理各种复杂的废气,针对性强,安全性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型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光催化氧化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蓄热炉和烟囱,所述四个部分按顺序依次通过输气管进行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和蓄热炉之间设置有阻火器,所述蓄热炉和烟囱之间设置有引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炉包括燃烧室、蓄热室和烟气交换室,三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设置有防爆口和紧急排放口。
进一步地,所述阻火器处设置有第一直通管路与气源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阻火器处还设置有第二直通管路与引风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引风机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之间设置有逆向管路。
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废气处理装置,采用多种废气处理手段,处理各种复杂的废气,针对性强,安全性高,处理效果好,而且针对不同废气可分类处理,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型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光催化氧化装置1、活性炭吸附装置2、蓄热炉3和烟囱4,四个部分按顺序依次通过输气管进行连接,活性炭吸附装置1和蓄热炉3之间设置有阻火器5,蓄热炉3和烟囱4之间设置有引风机6。阻火器为了防止发生回火爆炸,引风机用于加快气体的排放。
蓄热炉3包括燃烧室31、蓄热室32和烟气交换室33,三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为了提高蓄热效果,蓄热室内设置有蓄热陶瓷。燃烧室设置有防爆口和紧急排放口,当温度或压力发生异常情况时,用于实现自动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蓄热炉与传统的蓄热炉相比,优点在于:
1、采用蓄热式换热装置,蓄热载体与气体直接换热,燃烧室辐射温压大,加热速度快;低温换热效果著,所以换热效率特别高,最大限度回收燃烧产物中的显热,达到99%左右;排烟温度低,节能效果显著,降低燃料消耗也就意味着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2、蓄热室内温度均匀分级增加,换热效果更佳,同样处理量的焚烧炉其燃烧室容积可以缩小,大大降低了设备的造价。
3、由于火焰是在蓄热室中开始逐渐燃烧,无高温锋面,因而燃烧噪声低。
4、扩大了高温火焰燃烧区域,火焰的边界几乎扩展到燃烧室的边界,从而使得燃烧室内温度均匀,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净化效率,另一方面延长了燃烧室寿命。
5、与传统燃烧过程完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延缓状燃烧下释出热能;燃烧室内温度均匀,热损低,加热效果好,不存在传统燃烧过程中出现的局部高温区,抑制了氮氧化物的生成,环保效果好。
6、燃烧室内的温度整体升高且分布更趋均匀;气流速度大,燃烧速度快,烟气在炉内高温停留时间长,有机物氧化分解完全。
另外,本实用新型整体跟传统的蓄热炉相比,可以同时实现光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和蓄热高温氧化三种手段同时运行来彻底处理废气,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实现各种手段的独立运行,工作原理如下:
阻火器处设置有第一直通管路与气源相连,可以将废气直接导入蓄热炉,实现蓄热炉的单独运行。
阻火器处还设置有第二直通管路与引风机相连,可以使废气经过光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后,直接由烟囱排出。
引风机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之间设置有逆向管路,废气可以依次通过第一、第二直通管路和逆向管路后到达活性炭吸附装置,从而实现活性炭吸附装置和蓄热炉的同时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8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