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跨接触网绝缘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87817.7 | 申请日: | 2014-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5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有冲;付晓伟;杨玉海;刘旭日;杨宇;丁洪军;王泰民;张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E04G2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苏雪雪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绝缘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篮防护装置,具体涉及跨接触网绝缘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斜拉桥主梁悬臂段采用前支点挂篮进行施工,而又有相当一部分斜拉桥为跨越铁路施工。根据铁路部门规定,跨既有线施工必须保证与接触网、回流线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挂篮作为施工平台位于主梁下方,跨越既有线时,挂篮底部为与接触网、回流线距离最小处,挂篮为钢结构,底部与铁路接触网、回流线距离过小时,存在安全隐患,需在施工范围内整体绝缘防护方能施工。传统的防护装置是在铁路上方搭设绝缘防护棚,将既有线接触网、回流线整体覆盖后进行施工,搭设范围为施工范围内的所有线路,搭设及拆除均需要点进行,在铁路站场内无法对所有线路进行封锁,需分段进行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大、耗材多、造价高、用时长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跨接触网绝缘防护装置,它集防电、防水和防落物功能于一体,将整个挂篮系统下方及四周通过绝缘装置包裹起来,能显著增大跨铁路接触网安全系数,确保安全的同时,使施工时除挂篮走行期间无需要点即可施工,减小对铁路的安全影响,解除接触网高压对梁上作业人员的安全危害,避免因要点原因暂停施工,并显著降低防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钢结构骨架、绝缘板、竹胶板、防水卷材、铁皮,所述的钢结构骨架通过吊杆焊接在挂篮横纵梁、外膜主桁梁上,所述的绝缘板、竹胶板通过绝缘铆钉固定在钢结构骨架的底部及端部竖立面,所述的防水卷材、铁皮通过绝缘铆钉固定在钢结构骨架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集防电、防水和防落物功能于一体,将整个挂篮系统下方及四周通过绝缘装置包裹起来,能显著增大跨铁路接触网安全系数,确保安全的同时,使施工时除挂篮走行期间无需要点即可施工,减小对铁路的安全影响,解除接触网高压对梁上作业人员的安全危害,避免因要点原因暂停施工,并显著降低防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钢结构骨架1、绝缘板2、竹胶板3、防水卷材4、铁皮5,所述的钢结构骨架1通过吊杆6焊接在挂篮横纵梁7、外膜主桁梁8上,所述的绝缘板2、竹胶板3通过绝缘铆钉固定在钢结构骨架1的底部及端部竖立面,所述的防水卷材4、铁皮5通过绝缘铆钉固定在钢结构骨架1的内侧。
所述的钢结构骨架1用5系槽钢焊接成1.2*0.6m槽钢网片,通过吊杆焊接与挂篮横梁、纵梁、外模主桁架连接组成。
所述的绝缘板2粘在竹胶板3上,将竹胶板3通过绳索吊至钢结构骨架1底部贴紧后,通过绝缘铆钉固定在钢结构骨架1整个底面及周围立面下部,竹胶板尺寸为1.2*2.4m,每块竹胶板设置4个绝缘铆钉。
所述的竹胶板3上方铺防水卷材4,以防混凝土灰浆、养护用水等在绝缘板上方积水。
所述的防水卷材4上方铺铁皮5,避免上部进行电焊、气割作业时掉落火花发生火灾,危害绝缘软板。
全部安装完成后,形成底模平台全封闭,有效防止混凝土灰浆、水及其他施工物件坠落桥下,产生危害。
也可在地面组装为整体或分若干大块后再行吊装焊接至挂篮。
通过潜水泵及时对装置内的灰浆、积水进行清理,并安排专人清理装置内其他废弃物。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集防电、防水和防落物功能于一体,将整个挂篮系统下方及四周通过绝缘装置包裹起来,能显著增大跨铁路接触网安全系数,确保安全的同时,使施工时除挂篮走行期间无需要点即可施工,减小对铁路的安全影响,解除接触网高压对梁上作业人员的安全危害,避免因要点原因暂停施工,并显著降低防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7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