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压装式汽车整流桥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7056.5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3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凌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阊华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压装式 汽车 整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型压装式汽车整流桥。
背景技术
汽车整流桥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部件,汽车发动机发出的是交流电,而汽车上的电器使用的均是直流电,通过整流桥实现交流、直流的转换。用于汽车高温、高湿、振动、腐蚀等严酷环境条件,因此其产品必须具有高的可靠性,汽车整流桥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现有的汽车整流桥自身的散热性能较差,达不到更高的散热要求,因此产品正常工作及寿命受到影响,目前解决整流桥散热问题主要通过加大散热体积,增加散热孔等,但此种方式亦会导致产品本身体积增大,占用空间大,不利用安装,且成本高。此外,现有的汽车整流桥的整流二极管与正极板、负极板采用焊锡连接,整流桥在汽车上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焊锡点在高温下容易熔化而脱开,导致整流桥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压装式汽车整流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压装式汽车整流桥,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正极板和负极板、设置在正极板上的三个第一整流二极管、设置在负极板上的三个第二整流二极管、塑料支架、连接螺钉以及绝缘衬套,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通过所述绝缘衬套绝缘隔开并通过所述连接螺钉连接,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均为由两条同心且平行的内优弧和外优弧围成的部分圆环形板,所述三个第一整流二极管和三个第二整流二极管分别设于正极板和负极板靠近外优弧的一端上,所述三个第一整流二极管的中心连线与三个第二整流二极管的中心连线位于同一个中心弧线上,所述中心弧线与所述外优弧同心,且所述正极板上的三个第一整流二极管和所述负极板上的三个第二整流二极管沿着所述中心弧线交错排列;
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和第二整流二极管均包括圆柱形的铜底座、固定在铜底座上的芯片、焊接于芯片上的铜引脚,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上分别设置有三个铜底座安装孔,所述铜底座安装孔包括上下两段,所述铜底座安装孔的上段贯通所述正极板或负极板,所述铜底座安装孔的下段位于所述正极板或负极板向下凸出的圆环形凸环上,所述圆柱形的铜底座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压装在所述铜底座安装孔内,所述正极板在对应所述三个第二整流二极管的位置处设置有三个第一散热孔,所述负极板在对应所述三个第一整流二极管的位置处设置有三个第二散热孔;
所述塑料支架设于所述正极板之上靠近其内优弧的一端,所述塑料支架上镶嵌设有三个金属连接片,所述金属连接片设于相邻的第一整流二极管和第二整流二极管之间,所述金属连接片包括镶嵌于塑料支架上的圆环主体、以及从所述主体向外伸出的三个连接条,所述三个连接条中位于中间的为作为输入端的输入连接条、位于两端的为整流二极管连接条,每个金属连接片的两个整流二极管连接条分别连接相邻的第一整流二极管和第二整流二极管向上伸出的铜引脚;所述三个金属连接片的三个输入连接条连接三相交流电作为输入端,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设有输出连接孔引出连接片作为整流输出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和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铜底座上设置有陶瓷筒,所述芯片位于所述陶瓷筒内,所述陶瓷筒内芯片上浇入环氧树脂形成环氧树脂封装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塑料支架上还设置有三个第三整流二极管,所述三个第三整流二极管置于所述塑料支架上的三个固定槽内,所述塑料支架上在靠近内优弧的一端还镶嵌设有金属输出片,所述三个第三整流二极管的阳极分别连接到所述三个金属连接片上、阴极连接到所述金属输出片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负极板上的三个第二整流二极管向上伸出的铜引脚上均套有尼龙绝缘套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金属连接片的两个整流二极管连接条分别通过烧结焊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铜引脚和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铜引脚,且在烧结焊点外镀有一层铜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铜底座外周设有轴向的直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均为铝成型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阊华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黄山市阊华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70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