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iC罐窑车装车装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6026.2 | 申请日: | 2014-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0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亓海燕;蔺存栋;刘祥银;曹乃红;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市泰东粉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F27B9/3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c 罐窑车 装车 装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车装具,尤其是一种新型SiC罐窑车装车装具。
背景技术
在粉末冶金制粉项目生产中,采用SiC罐组装方式的隧道窑窑车装车是由布置在装车台上方的装车装具进入SiC罐组后,分别加入原料、还原剂、脱硫剂后进入隧道窑,实现生产海绵铁的目的。大多数粉末冶金制粉厂家生产海绵铁基于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根据结构简单、费用低廉等因素,均采用SiC罐组装方式、环装法的生产模式。SiC中文为碳化硅又称金钢砂或耐火砂。
实际生产操作中,待装窑车进入装车位后,先加入铺底还原剂,用碾子碾平后再将装车装具放入SiC罐组,扣上原料帽后进行加原料操作,完毕后去除原料帽,换上还原剂帽进行加还原剂、脱硫剂操作,最后加入封顶还原剂用碾子拍平压实。
使用该装具进行生产作业的模式,在生产作业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1)铺底还原剂使用铁锹等工具人工加入后用碾子碾平的操作方法,存在着程序繁琐,还原剂加入量、碾平作业受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工作状态等因素影响大,易出现加入量大时造成浪费和产量损失,加入量小时原料在还原熔融过程中粘结窑车面砖而造成卸车难及损坏窑车面砖和罐体的情况,碾平作业操作不当时易出现海绵铁下部畸形或粘结面砖等情况;人工加入铺底还原剂时易产生粉尘而造成环境污染;人工碾平作业时,进出罐体易造成碰撞而损坏罐体或罐体移动而影响罐体间密封状态。
(2)该种装具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生产方式必须为先加入铺底还原剂、再加入原料、还原剂及脱硫剂,操作时必须频繁的更换装具帽和原料、还原剂放料开关,程序繁琐,存在着环境污染大及装车时间长、装车效率不高的问题。
(3)加封顶还原剂时,易造成溢料,溢出的还原剂掉入罐组间不易清理,如进行吹扫,会造成环境污染;如进行吸取,会出现粗吸管难以进入罐组间,细吸管吸料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见用于粉末冶金海绵铁生产装车装具的报道。
另在国内也有一些科研单位进行过其它装车装具的改造与研究,但均未取得有效进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SiC罐窑车装车装具,该装具结构简单、充分利用还原剂良好的流动性,使人工加入铺底还原剂和还原剂封口等工作程序自动完成,装车过程由先加原料再加还原剂、脱硫剂改为先加还原剂、脱硫剂再加原料,实现减少操作步骤、缩短操作时间、杜绝溢料现象、改善作业环境,保证装车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SiC罐窑车装车装具,包括装具筒体,所述装具筒体的上口处有与其相配合的装还原剂盖口、还原剂料斗和原料料斗,所述装还原剂盖口的上口内沿套在装具筒体的内筒上沿,下口罩住装具筒体的外筒;所述原料料斗扣在装具筒体上沿,原料料斗的内凸斗下沿扣在装具筒体的内筒外侧,原料料斗的外凹斗下沿扣在装具筒体的外筒内侧;所述还原剂料斗设置于装具筒体的上部,且位于装还原剂盖口和原料料斗的外部。
所述装具筒体包括环状套筒、固定翅、支撑腿、吊耳和吊装套,环状套筒由内筒和外筒套装组成,环状套筒的上端内筒高出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通过若干纵向均布设置的固定翅连接,且固定翅向延伸出外筒外部;所述支撑腿沿固定翅下沿向下延伸设置,且支撑腿下端伸出环状套筒底部;所述吊装套通过吊耳设置于环状套筒顶部。
所述固定翅底部侧边为斜边,该斜边与环状套筒筒壁呈23°夹角。
所述吊装套5材质选用Q235碳素结构钢,内置螺栓孔,所述的吊耳4材质选用Q235碳素结构钢,结构形式为Φ40圆环,用于起吊,圆环底部焊接的螺栓拧入装具套螺栓孔组成完整的装具筒体。
所述装还原剂盖口为环状锥形结构,其上口直径与装具筒体的内筒直径相同,自上口处向内安装有导料板,下口直径比装具筒体外筒直径大。
所述还原剂料斗的外侧下部设有若干均布的料斗托。
所述还原剂料斗的外沿设有加固钢筋。
所述原料料斗包括倒锥形的外凹斗和锥形的内凸斗,内凸斗位于外凹斗中,且两者通过若干连接板连接,若干连接板之间的空隙形成原料料斗的出料口。
所述原料料斗内沿设有加固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市泰东粉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莱芜市泰东粉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60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