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装轴用挡圈的气动安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4832.6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3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伍立勉;杨飞勇;陈志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和微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广东祁增颢律师事务所 44318 | 代理人: | 曾琦 |
地址: | 51402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轴用挡圈 气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圈安装设备,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安装轴用挡圈的气动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安装轴用挡圈都是以手工安装的方式来实现。这种安装方式,存在下述的缺点:一是速度慢,工作效果低,组装的快慢完全取决于工人的熟练程度;二是容易碰伤在轴上的易损件,造成易损件报废,操作依赖于工人的熟练程度,当工人为新手时,会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且产品损耗较高的不利后果,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不利于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效果良好的安装轴用挡圈的气动安装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装轴用挡圈的气动安装机构,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其中一侧设有竖支板,在竖支板上固定有气动装置,气动装置的活塞杆连接有压板,在压板自由端设有与待安装挡圈相适应的挤压缺口,在挤压缺口内设有与待安装挡圈相适应的支撑凸台;在压板移动方向的前侧设有固定机械轴的固定座,当机械轴固定在固定座内时,机械轴上待安装挡圈的位置裸露且与挤压缺口相对应。
上述的安装轴用挡圈的气动安装机构中,所述固定座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与待安装挡圈的机械轴相适应的定位孔,在定位孔内底部设有与机械轴轴芯相适应的定位沉孔,在定位孔侧边的固定座上设有与压板相适应的操作孔。
上述的安装轴用挡圈的气动安装机构中,所述的气动装置为气缸,气缸活塞杆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压板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基板上设有与支撑杆相配合的支座,在支座上设有与支撑杆相适应的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气缸驱动压板水平移动,通过压板自由端的挤压缺口配合支撑凸台对挡圈进行固定,然后再通过安装在基板上的固定座对待安装挡圈的机械轴进行固定,防止机械轴在安装过程中发生移动,由于整个安装工作均由机械完成,不需要依赖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因此工作效果高,基本不会出现碰伤轴上易损件的情况,报废率极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板1、竖支板2、气动装置3、压板4、挤压缺口4a、支撑凸台4b、固定座5、定位孔5a、定位沉孔5b、操作孔5c、支撑杆6、支座7。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轴用挡圈的气动安装机构,包括基板1,在基板1其中一侧设有竖支板2,在竖支板2上固定有气动装置3,气动装置3的活塞杆连接有压板4,在压板4自由端设有与待安装挡圈相适应的挤压缺口4a,在挤压缺口4a内设有与待安装挡圈相适应的支撑凸台4b;在压板4移动方向的前侧设有固定机械轴的固定座5,当机械轴固定在固定座5内时,机械轴上待安装挡圈的位置裸露且与挤压缺口4a相对应。具体地,在固定座5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与待安装挡圈的机械轴相适应的定位孔5a,在定位孔5a内底部设有与机械轴轴芯相适应的定位沉孔5b,在定位孔5a侧边的固定座5上设有与压板4相适应的操作孔5c。机械轴通过定位沉孔5b和定位孔5a的配合实现固定,防止其发生水平位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气动装置3优选为气缸,气缸活塞杆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压板4与支撑杆6固定连接;在基板1上设有与支撑杆6相配合的支座7,在支座7上设有与支撑杆6相适应的导向槽。
使用时,首先将机械轴插入定位孔5a内,使其轴芯穿入定位沉孔5b中,完成机械轴的固定,然后再控制气缸带动压板4伸出,由于压板4为水平移动且机械轴保持固定不动,因此,支撑凸台4b上的挡圈可以非常顺利地卡入轴中,完成挡圈的安装。整个操作非常方便快捷。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待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和微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和微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4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