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三维椎间孔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4098.3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4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戎利民;舒涛;董健文;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313 | 分类号: | A61B1/313;A61B1/05;A61B1/07;A61B1/0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三维 椎间孔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的椎间孔镜,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以精确定位手术操作位置,方便手术者学习和手术的新型三维椎间孔镜。
背景技术
现今脊柱外科技术发展方向为微创化和智能化,在达到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同或更好的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手术创伤。椎间孔镜应用于手术治疗腰椎疾患目前在脊柱外科得到广泛的认可,目前研究表明,过去需行传统的经典椎间盘摘除术的腰椎疾患均适应于椎间孔镜手术,两种方法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而且两者效果相当,两种手术后腰椎疾患再发率和再手术率相当,而椎间孔镜手术对患者的疗效起效更快,手术切口、软组织副损伤更小,患者恢复更快。
然而,目前椎间孔镜手术更为广泛的推广所面临的困难主要在于掌握该技术的学习曲线非常陡峭,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经验,特别对于初学者而言,往往影响手术效果;另外,智能机器人技术已经在脊柱外科领域得到应用,该技术具有更为精准、安全、高效的作用,但是智能机器人技术广泛应用需要克服的困难在于目前系统对深部复杂解剖的精确成像效果欠佳,这样手术者无法通过智能机器人完成复杂精细的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以精确定位手术操作位置,方便手术者学习和手术的新型三维椎间孔镜,它包括镜管本体,所述镜管本体内设置有操作通道和进水通道,所述镜管本体内还设置有可实时获取术野内对应于镜管本体伸入端位置的立体图像信号,并将获取的立体图像信号传输至与之连接的外部的成像设备进行三维成像和显示的摄像组件及成像通道。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摄像组件及成像通道为双通道立体内窥镜,摄像组件及成像通道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成像通道、两个立体内窥镜和两条光纤,所述镜管本体内设置有所述成像通道,每一所述成像通道的左端开口位于镜管本体的左端端部,所述立体内窥镜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成像通道的左端开口位置,所述光纤分别安装在两个成像通道内,每一所述光纤的一端连接立体内窥镜,光纤的另一端伸延出镜管本体。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镜管本体还设置有采光管,每一所述成像通道的中间分别与采光管相连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镜管本体上还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镜管本体内设置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其中一个开口位于镜管本体的左端端部,其另一个开口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镜管本体上还设置有出水管,所述镜管本体内设置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其中一个开口位于镜管本体的左端端部,其另一个开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摄像组件及成像通道实施获取椎间盘内的三维立体图像,方便手术者更加直观、清晰的观察手术操作部位,恢复手术者对深度感知的视觉优势,能够更为精准的定位,使解剖更为清晰,手术操作更容易,减少了手术时间和出血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维的高清视野可以完成复杂程度更高的手术。
3、与其他高新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推广所需的应用和维护成本更低,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4、3D摄像应用于脊柱椎间孔镜技术,解决了脊柱外科技术发展微创化和智能化的两大难题,一方面3D高清视觉系统通过恢复外科医生的三维视觉效果,使其更容易掌握脊柱椎间孔镜技术,克服了学习曲线陡峭的问题;另一方面3D高清视觉系统通过精确、逼真的立体定位,使得智能机器人技术能够应用于更复杂的脊柱外科手术,使智能机器人技术与椎间孔镜技术结合成为可能,实现微创化和智能化联合应用于脊柱外科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三维椎间孔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组件及成像通道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方向以图1为标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三维椎间孔镜包括镜管本体1、摄像组件及成像通道2、进水管3、出水管4和采光管5,其中,摄像组件及成像通道2固定安装在镜管本体1内,利用摄像组件及成像通道2实时获取椎间盘内对应于镜管本体1伸入端位置(左端)的立体图像信号,并将获取的立体图像信号传输至与之连接的外部的成像设备进行三维成像和显示;进水管3和出水管4分别固定安装在镜管本体1的两侧侧壁,利用进水管3和出水管4对椎间盘内的手术操作位置进行定期清洗;采光管5固定安装在镜管本体1的一侧,利用采光管5给摄像组件及成像通道2提供冷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4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痕记录系统
- 下一篇:一种镭射打码机的五向调节打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