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控水稻田水位高低的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2722.6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7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士合;陈德恩;刘传贵;宋士军;王德安;陈德权;朱福磊;杜桂莲;王绍峰;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鸡西市天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3/02 | 分类号: | E02B13/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581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控 水稻田 水位 高低 闸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水利设施,主要涉及一种配置在水稻田田埂上用于调控水稻田内水位高低的闸门。
背景技术
水稻种植“浅”“湿”“干”交替循环灌溉技术是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省水稻灌溉试验中心于2010年9月向全省推广应用的一项全新的水稻灌溉技术,它基于水稻生理生化作用受到遗传特性和生长激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某些阶段主动施加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发挥其自身的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引起同化物在不同器官间的重新分配,降低营养器官的生长冗余,改善稻米品质,起到节水、优质、高效的作用。此灌溉技术是采用“浅”(稻田内水层高30mm)、“湿”(稻田内水层高0mm)、“干”(土壤湿度含水量控水下限值),循环交替灌溉法。截止目前,该循环交替灌溉方法的实施均以人工监控操作完成,包括水稻田内水层水位高低的监视、测量,劳动量大、作业质量差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针对水稻种植浅、湿、干交替循环灌溉农艺技术生产作业的实际需要,设计提供一种能满足和适应水稻田浅、湿、干循环交替灌溉方法使用的可调控水稻田水位高低的闸门,达到调控作业精度高、操作简易方便、减轻劳动强度、实现科学用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在框体组合内侧相对部位上通过紧固件组分别固装左滑道和右滑道,在所述的左滑道或右滑道上设有调节定位通孔,闸板可上下移动地插装在左、右滑道内,在闸板上设有锁定通孔,锁定销插入在调节定位通孔和闸板的锁定通孔内,将闸板固接在左、右滑道上,至此构成可调控水稻田水位高低的闸门。
本实用新型利用调节闸板的高度位置,通过溢流方式实现水稻田窜池灌溉、水稻田自行排水和对水稻田内所需保留水位深度的任意控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调控操作简易方便、作业精度高的特点,为水稻种植浅、湿、干交替循环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可调控水稻田水位高低的闸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框体组合、2、闸板、3、左滑道、4、右滑道、5、导水槽、6、紧固件组、7、锁定销、8、拉手、9、调节定位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可调控水稻田水位高低的闸门,在框体组合1内侧相对部位上通过紧固件组6分别固装左滑道3和右滑道4,在所述的左滑道3或右滑道4上设有调节定位通孔9,闸板2可上下移动地插装在左、右滑道3、4内,在闸板2上设有锁定通孔,锁定销7插入在调节定位通孔9和闸板2的锁定通孔内,将闸板2固接在左、右滑道3、4上。在框体组合1一侧部上固装导水槽5。在闸板2上安装拉手8。
作业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水稻田池埂上,使导水槽5位于出水口一侧,导水槽5底平面与水稻田地平面平齐。根据对水稻田内水位高低的要求,在框体组合1上通过与左、右滑道3、4的配合,向上或向下移动闸板2的高度位置并用锁定销7锁定后,即可完成对水稻田内水位高低的保证。当高于规定水位高度时,水从闸板2上方溢出,完成排水或向邻池内注水作业;当将闸板2上端面调至水稻田地平面平齐时,水稻田内无明水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鸡西市天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鸡西市天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27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叶栅压力旋转阀鱼道
- 下一篇:一种树形地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