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筒上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9301.8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黄锡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潮盛印花制版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6 | 分类号: | D06B3/06;D03J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筒上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织造过程中,经纱需要承受多种力的作用,发生复杂的变形。因此在经纱进行织造前通常要对经纱进行上浆处理,使得浆液渗入经纱内部,提高其抗拉强度以及耐磨程度。现在的上浆过程都是通过上浆机来完成,而现在的上浆机设备都是针对大规模的纺织生产来设计,结构复杂,设备体积庞大,功率较大,生产时消耗的原料极多。这些设备在进行大规模生产时单位成本较低,但是在进行小规模生产,以及一些实验性质的小批量生产,其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备价格较低,适宜小规模生产的管筒上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管筒上浆装置包括从下到上竖直贯穿依次装配的进纱管、浆料管、出纱管;所述浆料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材料制作的皮管与进纱管、出纱管相连,所述皮管上套有弹性的紧箍,所述浆料管内充满浆料,其上连通有水平向的进料管;待上浆的纱线从进纱管、浆料管、出纱管依次穿过,与所述皮管的内侧相弹性贴紧。
作为优选,所述紧箍为开口的断环结构,所述紧箍的开口处两端加工有向外张开的安装片。
作为优选,所述出纱管上通过上下依次连通的管路连接有烘干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管筒上浆装置结构简单可以使用在专门的上浆设备中,也可以使用在织布设备的前端,作为辅助设备来使用。该管筒上浆装置的主要工作部位均为管筒结构,其中当纱线从充满浆料的浆料管内通过时,即完成上浆过程,上浆的时间可以根据浆料管的长度以及纱线前进的速度来决定,采用皮管以及紧箍的结构,将浆料保持在两个皮管之间的浆料管中,体积更小,成本更低;该装置上浆时在浆料管中使用的浆料极少,非常适用小批量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管筒上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紧箍正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实施例所示,本管筒上浆装置,它包括从下到上竖直贯穿依次装配的进纱管1、浆料管2、出纱管3;所述浆料管2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材料制作的皮管4与进纱管1、出纱管3相连,所述皮管4上套有弹性的紧箍5,所述浆料管2内充满浆料。浆料管2上连通有水平向的进料管6,所述进料管6可以用来与供浆设备相连。待上浆的纱线7从进纱管1、浆料管2、出纱管3依次穿过,与所述皮管4的内侧相弹性贴紧。
该管筒上浆装置结构简单可以使用在专门的上浆设备中,也可以使用在织布设备的前端,作为辅助设备来使用。该管筒上浆装置的主要工作部位均为管筒结构,其中当纱线7从充满浆料的浆料管2内通过时,即完成上浆过程,上浆的时间可以根据浆料管2的长度以及纱线7前进的速度来决定,采用皮管4以及紧箍5的结构,将浆料保持在两个皮管4之间的浆料管2中。当纱线7进入出纱管3之前通过皮管4时,皮管4可以将纱线7上的浆料挤压回浆料管2中,这样浆料用量更加节省。该装置体积更小,成本更低;可以方便的装配在织布机的前部。该装置上浆时在浆料管2中使用的浆料极少,非常适用小批量的生产。
如图2所示,所述紧箍5为开口的断环结构,所述紧箍5的开口处两端加工有向外张开的安装片51。安装片51的结构可以方便的装配在皮管4上,而用手掰开所述安装片51就可以方便的将安装片51掰开卸下。
如图1所示,所述出纱管3上通过上下依次连通的管路连接有烘干设备8。烘干设备8与两个连通的管路以及出纱管3之间构成循环管路,保证在出纱管3中通入热风将通过的纱线7烘干,便于直接使用,其中从上方通入热风,从下方抽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潮盛印花制版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潮盛印花制版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9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