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非隔离高压开关管LED恒流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0310.0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4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市尚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0 | 分类号: | H05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隔离 高压 开关 led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非隔离高压开关管LED恒流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隔离反激式5V恒压手机充电电路仅适用于小功率恒压输出,难以满足LED高电压大电流大功率输出要求,同时能量转化效率低。非隔离式降压型集成电路PWM恒流驱动电路较为复杂,成本高,不利于LED照明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非隔离高压开关管LED恒流驱动电路。
参见图1,一种新型非隔离高压开关管LED恒流驱动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LED、电子绕组R、P构成的变压器,三极管Q1、三极管Q2、F1保险丝和电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桥电路1和3经过保险丝F1分别接入电源交、直流输入端;所述电桥电路2和4端分别为整流后正负端;所述电阻R1与电桥2端、Q1基极相连;C1与电桥2、4端相连;电容C2、电阻R4和电子绕组R一端串联,电子绕组R另一端与电桥4端相连,C2另一端与Q1基极相连;三极管Q2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与Q1基极和电桥4端相连;电容C3、电阻R5和LED灯串并联后与电子绕组P和二极管D3串联构成回路,LED正极和电桥2端相连;三极管Q1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与D3正极和R2、R3相连,R3另一端与电桥4端相连,R2另一端与Q2基极相连。D1、D2为可选择保护二极管,D1与Q2集电极和发射极相连,D2与Q1集电极和基极相连或与Q2基极和Q1基极相连。
参见图2,(作为图1的优化电路)所述电阻R1与电桥2端、Q1基极相连;C1与电桥2、4端相连;电容C2、电阻R4和电子绕组R一端串联,电子绕组R另一端与D3负极相连,C2另一端与Q1基极相连;三极管Q2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与Q1基极和D3负极相连;电容C3、电阻R5和LED灯串并联后与电子绕组P和二极管D3串联构成回路,LED负极与电桥4端、D3正极相连;三极管Q1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与电桥2端和和R2、R3相连,R3另一端与D3负极相连,R2另一端与Q2基极相连。D1、D2为可选择保护二极管,D1与Q2集电极和发射极相连,D2与Q1集电极和基极相连或与Q2基极和Q1基极相连。R2可以用二极管替代或串联上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高压开关管LED恒流驱动电路,采用高压开关管正反馈开关电路实现LED恒流驱动;图1、图2电路可以实现180-265VAC范围内输出电流+3%/-5%以内变化,且输出电压3倍变化范围内可以实现输出电流5%以内变化;图1、2电路结构简单,有利于批量生产和降低不良率。图1、2电路都可以实现输出开路、短路保护功能,且不会因参数或工艺不合理造成LED灯珠闪烁的问题出现;图1、2电路在实现LED恒流驱动同时,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LED照明产品普及,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3为为隔离反激式5V手机恒压充电电路;
图4为典型非隔离式降压型集成电路PWM恒流驱动电路;
图1和图2是基于图3和图4原理实现非隔离降压型LED恒流驱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市尚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市尚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0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