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复材抗冲击自行车前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7058.8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4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澳宁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3627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复材抗 冲击 自行车 前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复材抗冲击自行车前叉。
技术背景
自行车前叉是自行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前叉的强度和刚性及韧性在自行车运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有自行车前叉多数是金属或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其都存在一定的缺点,金属前叉重量大,容易腐蚀、生锈、氧化,碳纤维前叉虽重量轻、强度刚性高、但比较脆,碰撞时容易产生瞬间断折,骑行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复材抗冲击自行车前叉,具有很高的抗冲击性、弹性缓冲减震性、抗疲劳性,有效提高了骑行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碳纤维复材抗冲击自行车前叉,所述自行车前叉由长条型的中空异型体连接而成,所述中空异形体包括:竖管、肩盖、两个叉骨以及两个勾爪,所述竖管与所述肩盖的上端连接,所述肩盖的两个下端分别与一所述叉骨连接、两个所述叉骨分别与一所述勾爪连接;所述竖管及叉骨由碳纤维布卷制成型,所述竖管与所述叉骨的内部由芳纶单向布或角度布卷制成夹心层;在装配时,所述竖管与自行车的三角架头管连接,所述勾爪用于与自行车轮圈连接。
其中,所述碳纤维布由预浸过树脂的碳纤维丝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复材抗冲击自行车前叉,竖管及叉骨由碳纤维布按结构卷制成型,并在内部中间层设置一层芳纶单向布或角度布,使自行车前叉具有很高的抗冲击性、弹性缓冲减震性、抗疲劳性,有效提高了骑行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纤维复材抗冲击自行车前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竖管及叉骨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纤维复材抗冲击自行车前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自行车前叉包括:竖管1、肩盖2、叉骨3以及勾爪4,所述竖管1与所述肩盖2的上端连接,所述肩盖2的两个下端分别与一所述叉骨3连接、两个所述叉骨3分别与一所述勾爪4连接,竖管1及叉骨3由碳纤维布按结构卷制成型,竖管1与叉骨3内部由芳纶单向布或角度布卷制成夹心层。
竖管1用于装配自行车三角架时,同三角架头管连接,勾爪4用于与自行车轮圈连接,肩盖2及叉骨3用于前叉的整体连接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竖管1与肩盖2、叉骨3及勾爪4一体成型。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竖管及叉骨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竖管1与叉骨3内部中间层为一层芳纶单向布或角度布5。
用预浸过树脂的碳纤维丝织好的碳纤维布按结构卷制成竖管和叉骨的长条,在中间层增加一层芳纶单向布或角度布夹心层5。用碳纤维布卷制肩盖和勾爪预型件,并将竖管长条和肩盖预型件,叉骨长条和勾爪预型件连接成一体,放进专用模具在成型机台上通过高温高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复材抗冲击自行车前叉,竖管及叉骨由碳纤维布按结构卷制成型,并在内部中间层设置一层芳绘单向布或角度布,使自行车前叉具有很高的抗冲击性、弹性缓冲减震性、抗疲劳性,有效提高了骑行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澳宁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澳宁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7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汽车的后悬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活体连接快速拆装的便携式分体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