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软管切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6945.3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9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江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26 | 分类号: | B26D7/26;B26D1/56;B29C47/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软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塑料软管成型机,特别是指塑胶软管成型机上的塑胶软管切管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许多化妆品、洗面奶及牙膏等日常生活用品均使用塑料软管进行包装,采用塑料软管包装与早期金属软管或玻璃瓶等包装容器相比,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无污染、节约大量金属资源的优点。
而塑胶软管是经软管成型机押出,软管在押出定型后需经切管机构进行分切所需长度,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人现有的软管切管装置,包括一与软管A行进路径呈垂直放置的刀盘架B、一令刀盘架B前后移动的导轨C;刀盘架B前方设有一刀盘1’,在刀盘1’下方位置的刀盘架B上设有一电机转轮D,电机转轮D通过皮带(图中未示出)带动刀盘1’转动。如图2、3所示,刀盘1’包括中心具有软管A通过孔的内刀盘11’以及套置于内刀盘11’外缘的外刀盘12’,内刀盘11’外缘上设有拨块111’配合于外刀盘12’的行程缺槽121’中,以令二者在转动时具有一定的转动时间差。在内刀盘11’前面配合一刀座2’,刀座2’的上端枢接在内刀盘11’上,刀座2’下方外缘顶靠在外刀盘12’的弧形槽122’中,刀座2’受复位机构(图中未示出)的作用始终具有向外摆动的趋势,刀座2’前方固定一横向设置的切刀3’,切刀3’对准内刀盘11’中心孔的方向。
工作时,调整电机,使得整个刀盘架B沿导轨C移动的速度同软管A押出成型的速度相同,而电机转轮D带动外刀盘12’转动,起始外刀盘12’相对内刀盘11’转动,与此同时,刀座2会被顶出弧形槽122’向内摆动,带动切刀3’向内刺破软管A,随着软管A向前移动同时刀盘架B亦带动整个刀盘1’向前同步移动,随后外刀盘12’的行程缺槽121’会带动内刀盘11’一起转动,将软管A按圆周切断,保证软管A切口为平口,即完成一个切断过程;电机迅速带动整个刀盘架B向后移动,在刀盘架B迅速退回之前,刀盘1’复位,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刀座2’会带动切刀以其枢接点为中心向外摆动,使切刀3’脱离软管A,等刀盘架B退回起始位置时,刀座2’回复正常位置,此时的切刀3’刀头开始下一个切断过程,以此往复的循环过程而完成一段段软管A的切断动作。
但是此结构仍存在未臻完善之处,仍存在软管切口不平整,切口具有毛边的问题,究其原因:
是因为刀座2’在复位回摆时,与外刀盘12’瞬间接触,会产生些许回弹,进而造成切刀抖动,影响软管切口的平整性,并且回弹亦有可以产生刺破软管管身的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胶软管切管机构,其可以有效保障软管切口的平整性,提高软管切口质量,避免软管管身破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塑胶软管切管机构,包括一具中心孔的内刀盘及套置于内刀盘上的外刀盘,一枢接于内刀盘前端的刀座,及固定于刀座上的切刀;内刀盘外缘上设有拨块配合于外刀盘的行程缺槽中,刀座的上端枢接在内刀盘上,下方外缘顶靠在外刀盘的弧形槽中,刀座受复位机构作用始终具有向外摆动的趋势,其中:在刀座邻接外刀盘的一侧缘上设有磁铁块。
所述刀座与弧形槽的配合位置设有一滚动轴承。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刀座邻接外刀盘的一侧缘上设有磁铁块,以令刀座在复位时,通过磁铁块使刀座与外刀盘具有吸附作用,克服刀座与外刀盘接触的回弹力,因此可以有效保障刀座运动的平稳性,进而保障了软管切口的平整性,提高软管切口质量,避免软管管身破损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软管成型机的切管机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切管机构切管状态示意图;
图3是现有切管机构未切管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切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切管机构切管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切管机构未切管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至图6并配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塑胶软管切管机构,其同样包括一与软管A行进路径呈垂直放置的刀盘架B、一令刀盘架B前后移动的导轨C;刀盘架B前方设有一刀盘1,在刀盘1下方位置的刀盘架B上设有一电机转轮D,电机转轮D通过皮带(图中未示出)带动刀盘1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69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