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产科破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5577.0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0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谢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丽华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于晓霞 |
地址: | 13201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产科破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妇产科临床在进行人工破膜时尚无专用器械,妇产科医生通常使用针头或血管钳进行人工破膜,用针头进行人工破膜时,针头需夹持在食指和中指间进入阴道,其稳定性差,准确性不高,当宫颈口小于3 厘米时则无法进行操作;用血管钳进行人工破膜时,因血管钳长度有限,钳顶部较钝,需夹住胎膜撕破。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因是非专用器械,操作不方便,需数次才能完成破膜,有时针头或手术刀会导致产道损伤,造成交叉感染;羊膜刺破后,羊水流速不易掌握,过快时易导致脐带脱垂,致使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中;破膜后羊水直接流经官颈管及产道损伤面,可导致羊水栓塞。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科破膜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科破膜装置,所述产科破膜装置包括引流管、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一端的漏斗、与所述引流管另一端连接的软管、设置在所述软管上的调节阀、与所述引流管平行设置的通气管、设置在所述引流管内的按压组件、与所述按压组件连接的刺针、支撑所述刺针的支撑杆;
所述引流管包括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端部的小孔、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一侧的卡槽、设置在所述引流管另一侧的滑槽;
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压杆,所述按压杆包括弧形端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弧形端部两侧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
所述刺针两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位置套设有压簧。
所述按压杆一端设置于所述卡槽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所述弧形端部、所述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均通过设置弧形与所述引流管外壁相匹配。
所述压簧一端紧贴所述卡块,另一端紧贴所述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引流管内壁两侧;所述支撑杆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径稍大于所述刺针外径。
所述通气管端部通过所述小孔与所述引流管连通。
所述漏斗与所述引流管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按压组件和压簧,进行按压刺破胎膜,破膜效率高,并可自动回位,操作快捷方便;设置漏斗、调节阀和通气管,可将羊水安全引流出来,防止积液感染,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产科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产科破膜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产科破膜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科破膜装置,参见图1、图2,所述产科破膜装置包括引流管1、设置在引流管1一端的漏斗2、与引流管1另一端连接的软管3、设置在软管3上的调节阀4、与引流管1平行设置的通气管5、设置在引流管1内的按压组件6、与按压组件6连接的刺针7、支撑刺针7的支撑杆8。
引流管1包括设置在引流管1端部的小孔11、设置在引流管1一侧的卡槽(图未示)、设置在引流管1另一侧的滑槽(图未示)。
漏斗2与引流管1一体成型。
通气管5端部通过小孔11与引流管1连通。
参见图3,按压组件6包括按压杆61,按压杆61一端设置于卡槽内,另一端设置于滑槽内,使得按压组件6可在引流管1内向一侧滑动;按压杆61包括弧形端部62、对称设置在弧形端部62两侧的第一弧形板63和第二弧形板64;弧形端部62、第一弧形板63和第二弧形板64通过设置弧形均与引流管1外壁相匹配。
刺针7两侧设置有卡块71,卡块71位置套设有压簧72;压簧72一端紧贴卡块71,另一端紧贴支撑杆8。按压组件6在引流管1内向一侧滑动后,压缩压簧72,刺针7向一侧运动进行破膜,刺针刺破胎膜后,压簧72向另一侧运动,带动按压组件6回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丽华;,未经谢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5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股骨干骨折辅助复位器
- 下一篇:一种骨髓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