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4828.3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尹衍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1D1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混凝土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钢管混凝土结构;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应用上述钢管混凝土结构,供用于桥墩等大尺寸柱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钢筋混凝土设计结构中,除了钢骨钢筋混凝土的设计外,还有采用填充型钢管混凝土的设计。相较于前者以钢骨作为承重及抗拉力的构件,以后者的结构而言,除了可由钢管提供混凝土围束力之外,还可进一步节省钢材用量。
然而目前的填充型钢管混凝土设计中,钢管部分的设计及应用方式较为单纯,其所能提供的强度仍然有限,不易满足实际设计及施工上的需求。特别是当长时间负重因轴向应力而容易产生包覆的钢板沿轴向外凸变形的情况。因此,为加强结构负重与耐震性,使钢板与混凝土在负重或受震时仍能有效结合,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则成为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结构,可提高结构体的围束效果。
钢管混凝土结构包含箱体及斜向钢板组。箱体具有底板、沿第一方向连接底板且沿横切第一方向并排设置于底板两侧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连接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相对底板的一面的顶板。斜向钢板组是设置于箱体内并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斜向钢板组具有至少一第一斜向钢板,其两端分别连接底板及第一侧壁。至少一第二斜向钢板,与第一斜向钢板相对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底板及第二侧壁。至少一第三斜向钢板,其两端分别连接顶板及第一侧壁。至少一第四斜向钢板,与第三斜向钢板相对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顶板及第二侧壁。
如前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其中还包含至少一隔板,设置于该箱体内,该隔板的两侧分别连接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并沿该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如前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其中该隔板具有一穿孔及多个插置孔,该些插置孔形成于该穿孔四周,以供主筋贯穿该些隔板。
如前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其中该隔板至少其一是沿该第一方向连接于该斜向钢板组。
如前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其中还包含多个第一剪力钉,设置于该隔板上,且位于该穿孔及该些插置孔之间。
如前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其中该第一斜向钢板与该底板的垂直距离等于该第一斜向钢板与该第一侧壁的垂直距离。
如前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其中该第一斜向钢板连接该底板及该第一侧壁间的距离小于该底板宽度的1/2。
如前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其中还包含至少一辅助钢板,两端分别连接该顶板及该底板,且沿该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如前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其中还包含多个第二剪力钉,依一固定间距平均布设于该箱体的内表面,该斜向钢板组自该间距伸入该些第二剪力钉之间并连接该箱体的内表面。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由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钢管混凝土结构
101箱体
102底板
104第一侧壁
106第二侧壁
108顶板
110斜向钢板组
111端面
112第一斜向钢板
114第二斜向钢板
116第三斜向钢板
118第四斜向钢板
119辅助钢板
120隔板
122穿孔
124插置孔
126主筋
130第一剪力钉
132第二剪力钉
a第一方向
s,d距离
w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结构,通过多个斜向钢板于箱体内围绕成斜向钢板组,较佳供用于桥墩等大尺寸柱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混凝土结构较佳于预铸厂进行,也可于施工现场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4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金属杆件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现浇空心楼板的气囊式芯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