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抛物线试验仪的线性弹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4121.2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5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任逸凡;于泽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逸凡 |
主分类号: | G09B23/10 | 分类号: | G09B2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抛物线 试验 线性 弹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抛物线试验仪的线性弹射器。
背景技术
中学物理课程在讲解抛物线的定义以及抛物线轨迹的时候,要向学生解释势抛物线的产生以及特点,更进一步的教学活动中还要通过物体运动的初始速度及角度计算出抛物线的轨迹,或者根据抛物线的轨迹计算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和角度。为了演示抛物线的轨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抛射重物并观察其下落的轨迹,为了精确重复抛射动作,要求抛射物体的角度和初始速度可以准确设定,橡皮经弹射等方法误差大,角度和初始速度都难以准确重复,实验时的误差较大,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趣味性强、准确度高的用于抛物线试验仪的线性弹射器,可以精确地重复抛射物体的角度和初始速度,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误差,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抛物线试验仪的线性弹射器包括圆管状的壳体、滑动安装在壳体内的顶杆,所述顶杆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肋,所述顶杆的端部设有直径大于壳体内径的盘装端盖,所述弹簧连接在端盖与凸肋之间;所述顶杆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环形的卡箍槽,所述卡箍槽中安装有卡箍,所述卡箍包括套装有扭簧的铰轴以及安装在铰轴上的两个半圆环形卡环,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两个卡环上,在壳体上对应于两卡环结合处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中插装有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内端为圆锥头,触发杆的外端与壳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触发弹簧。
所述触发杆的外端设有触发按钮,触发弹簧套装在触发杆上,触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触发按钮上,触发弹簧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壁上。
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直径大于贯穿孔的圆形凹坑,所述圆形凹坑与贯穿孔同心设置,所述触发杆的内端与外端之间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位于圆形凹坑中。
在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插杆,所述插杆与触发杆同轴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该弹射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准确度高,可以保持初始速度的直线性,其抛射物体的角度和初始速度可精确设定并可多次重复,趣味性强,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卡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抛物线试验仪的线性弹射器包括圆管状的壳体1、滑动安装在壳体1内的顶杆2,所述顶杆2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弹簧3,使用时将抛射的重球等物体放在壳体1内,利用顶杆2运动的推力将重球弹射出去,由于壳体1的导向作用,重球弹射出去之前可以保持直线运动,便于控制初始弹射角度。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肋4,所述顶杆2的端部设有直径大于壳体1内径的盘装端盖5,所述弹簧3连接在端盖5与凸肋4之间,为保持受力平衡,弹簧3至少有两根,均匀分布在壳体1的外围;所述顶杆2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环形凹槽6,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有环形的卡箍槽7,所述卡箍槽7中安装有卡箍。卡箍的运动范围介于凹槽6与卡箍槽7之间,当卡箍位于两者之间时,可以将壳体1与顶杆2的位置锁定,当卡箍完全退回到卡箍槽7中时,则将顶杆2释放。
如图3所示,所述卡箍8包括套装有扭簧9的铰轴10以及安装在铰轴10上的两个半圆环形卡环11,所述扭簧9的两端分别作用于两个卡环11上,使两个卡环11向内收拢抱紧在顶杆2上。在壳体1上对应于两卡环11结合处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中插装有触发杆12,所述触发杆12的内端为圆锥头,触发杆12的外端与壳体1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触发弹簧13,使触发杆12可以按下,触发杆12内端的圆锥头插进两卡环11之间,将两卡环11撑开,卡箍完全退回到卡箍槽7中,将顶杆2释放;松开触发杆12,则触发杆12内端的圆锥头退回到原位,脱离卡环11,在扭簧9的作用下两个卡环11向内收拢抱紧在顶杆2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触发杆12的外端设有触发按钮,触发弹簧13套装在触发杆12上,触发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触发按钮上,触发弹簧13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外壁上。此时,触发弹簧13既有推动触发杆12回位的作用又可以防止触发杆12脱离贯穿孔掉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逸凡,未经任逸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4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