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楼板管道外洞口吊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1106.2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1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杜冰;田广;宋功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管道 洞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穿楼板管道外洞口吊模装置是为浇筑固定穿楼板管道设计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穿楼板管道普遍存在,一般正常施工时采用预埋管或预埋套管的方法,可以保证埋管处不会有渗漏的现象发生。但是工程中往往有错埋或漏埋穿楼板管道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在楼板上开洞,将穿楼层管道安装好后再浇筑混凝土。现有的技术是在下层楼面上搭设支撑,按照常规方法浇筑混凝土。这样做需要动用很多材料,劳神费力,更何况,支撑要在管道外围搭设,不小心时容易将管道碰坏。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取吊模的方法,在穿楼层管道处的洞口放置两根水平吊杆,在吊杆上系上悬索,悬索穿过楼层安装管道的洞口,并穿过模板,系上吊托,使吊托托住模板,模板在楼层的下方,穿楼层管道的周围,确认吊模可靠后就可以浇筑固定穿楼层管道的混凝土。
方案的具体做法是:如图1所示,穿楼板管道外洞口吊模装置由模板11、悬索12、吊托13和水平吊杆14组成的;模板11放置在已有混凝土楼板4的底部,穿楼板管道2的周围,模板11上有小孔,小孔底部有吊托13,悬索12穿过小孔与吊托13紧固连接,并穿过已有混凝土楼板4的孔洞,与放置在楼面孔洞上的水平吊杆14系牢,承担着模板11的自重与固定穿楼板管道的现浇混凝土3的重量。
进一步,穿楼板管道外洞口吊模装置的模板11必须是有一定强度与刚度的板状构件;优先推荐如图2所示,用五夹板制作,模板直径大于洞口直径100毫米,模板中间有一孔,孔径与穿楼板管道外径相同,将模板在孔洞正中对称切开成两半,放置在已有混凝土楼板4的底部,穿楼板管道2的周围,支模完成后,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将模板11与已有混凝土楼板4之间及穿楼板管道2的周围密封。
进一步,穿楼板管道外洞口吊模装置的悬索12是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弹性变形小的索状构件;优先推荐采用14号钢丝制作,悬索12穿过模板11,下端与在模板11底面的吊托13固定,上端与在孔洞上楼面顶面的水平吊杆14固定牢靠。
进一步,穿楼板管道外洞口吊模装置的吊托13是能与悬索12牢固连接的且具有一定强度与刚度的构件。优先推荐用直径20-25毫米长度大于吊点距离50-60毫米左右的钢筋,制作,吊托13放置在模板11的底部,与模板切缝垂直。
进一步,穿楼板管道外洞口吊模装置的水平吊杆14的特征是有一定强度与刚度的杆状构件,工作时的位置在楼面孔洞上并超出孔洞两边且牢靠搁置在混凝土楼板4上,且能与悬索12牢固连接的构件;优先推荐用直径20-25毫米长度大于洞口直径100毫米左右的钢筋,制作,钢筋放置在已有混凝土楼板4的顶部,伸出洞口外的长度5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安全、稳定、简单、方便地固定穿楼板管道。
附图说明:
图1 穿楼板管道外吊模装置示意图;
图2 穿楼板管道悬吊模板示意图;
图中:1-吊模装置;11-模板;12-悬索;13-吊托;14-水平吊杆;2-穿楼板管道;3-现浇混凝土;4-已有混凝土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某住户因改装厕所,需要在楼板上开洞埋设穿楼管道。穿楼管直径100毫米,开洞直径150毫米。管道安装后用两根直径20毫米长度250毫米的钢筋作水平吊杆14,放置在已有混凝土楼板4的顶部,穿楼板管道2的两边,伸出洞口外的长度50毫米;采用14号钢丝制作4根悬索12,穿过如图2所示的模板11的小孔,下端与在模板底面的吊托13固定,上端与在孔洞上楼面顶面的水平吊杆固定牢靠;用直径20毫米长度60毫米钢筋制作吊托13,放置在模板11的底部,与模板11切缝垂直,与悬索12牢固连接;经检查确认牢靠后,处理模板自身的连接缝、模板11与现有楼板的缝隙、模板11与管道之间的缝隙,用微膨胀细石浇筑混凝土3、养护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1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