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腰型水平成圈索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0522.0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3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良;罗国强;顾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浦江缆索有限公司;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314102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腰型 水平 成圈索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零件的悬索或拉索领域,具体为一种长腰型水平成圈索股。
背景技术
悬索、拉索、斜拉索等都是目前桥梁建造时的关键构件,悬索、拉索、斜拉索等都以索股为基本组成部分,由于索股的长度很长,索股的包装方式需要采用特殊的形式。目前索股的包装方式一般采用“成盘”以及“成圈”两种方式,传统方式为“成盘”,成盘方式采用大直径钢盘将索股垂直卷绕,成盘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 增加材料成本:成盘时需采用大直径钢盘,通常一个大直径钢盘的制作成本在2万元~10万元,增加了材料成本,一个桥梁项目的索股如果采用成盘方式,其盘具费用将多支出上千万元;2. 占据运输空间和费用:采用成盘方式运输索股,大直径钢盘所占据的空间和其自重将大大增加运输的费用,其中盘具本身的运输费用将达到数百万元;3. 公路运输中高度的限制:按照GB/T18365等标准的要求,目前国内的索股成盘包装,其成盘直径为索股索体直径的20倍以上,即索股的成盘内径可在1.8米~4.5米,而成盘后外径可能超过6米,不利于公路运输。
目前另一种包装方式是“成圈”方式,相对于“成盘”的包装方式,成圈作业时无需大直径钢盘,运输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但是也存在如下缺陷:“成圈”是使索股在水平方向上卷绕,按照PTI2007、CJ-3058等相关标准的要求,索股成圈内径需大于索体直径的17倍,一些大规格的索股成圈时其包装尺寸将超过3.7米,公路运输时仍会碰到超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空间的桥梁用索股,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腰型水平成圈索股。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长腰型水平成圈索股,包括索股体,索股体由多跟钢丝互相缠绕制成,其特征是:还包括绑扎带和对扎带,
索股体在水平方向逐圈缠绕,当索股体缠绕成一圈后,后续的索股体设于下层的索股体上并沿下层的索股体继续缠绕,各层的索股体依次对齐;
每圈索股体的形状为两端的两个半圆以两条平行的线段连接而成的腰形;
绑扎带至少有四条,索股体的每个半圆处和每条线段处各设一条绑扎带,绑扎带沿着索股体平均分布,每条绑扎带都绑扎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从底层至顶层的索股体;
对扎带至少有两条,对扎带都设于索股体两条平行的线段处,每条对扎带都绑扎在索股体两条平行的线段处相对的索股体上,对扎带绑扎时顺序为:一侧的索股体的底端→该侧索股体的顶端→对侧索股体的顶端→对侧索股体的底端→起始点,从而完成绑扎。
所述的长腰型水平成圈索股,其特征是:索股体缠绕后两端半圆的直径不小于索股体直径的15倍,索股体完成缠绕后线段处的长度不小于半圆处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索股体缠绕后,和成盘工艺相比,省去了体积大、重量重、费用高的大直径钢盘;和成圈工艺相比,在满足索股体缠绕的最小直径要求的同时,在索股体的高度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减小了索股体的宽度尺寸。从而,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用于运输,并且对通过要求较低,适应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空间,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长腰型水平成圈索股,包括索股体1、绑扎带2和对扎带3,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结构是:
索股体1由多跟钢丝互相缠绕制成;
索股体1在水平方向逐圈缠绕,当索股体1缠绕成一圈后,后续的索股体1设于下层的索股体1上并沿下层的索股体1继续缠绕,各层的索股体1依次对齐;
每圈索股体1的形状为两端的两个半圆以两条平行的线段连接而成的腰形;
绑扎带2有四条,索股体1的每个半圆处和每条线段处各设一条绑扎带2,绑扎带2沿着索股体1平均分布,每条绑扎带2都绑扎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从底层至顶层的索股体1;
对扎带3有两条,对扎带3都设于索股体1两条平行的线段处,每条对扎带3都绑扎在索股体1两条平行的线段处相对的索股体1上,对扎带3绑扎时顺序为:一侧的索股体1的底端→该侧索股体1的顶端→对侧索股体1的顶端→对侧索股体1的底端→起始点,从而完成绑扎。
索股体1缠绕后两端半圆的直径不小于索股体1直径的15倍,索股体1完成缠绕后线段处的长度不小于半圆处的直径。
注:为简便清晰起见,图1中省略了对扎带3未画出。
本实施例用于Φ7-283型拉索(即用283根直径7mm的钢丝绞合而成并通过热挤塑方式形成聚乙烯护层)的成圈包装方案,索股体1的直径Φ=155mm,长度L=430m。按规定成圈内径不得小于2.635m,若按普通圆形成圈方式包装,最终成圈后的外径将不小于4.1m,成圈的高度约2m,若使用上述成圈方案,在公路运输中将占据至少两条车道,适应性差。现采用长腰型水平成圈方式,成圈内径2.65m,成圈外径3.28m,成圈长度(即两端半圆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6.45m,成圈高度2.35m,内层每圈长度约14.8m,共15圈,14.8米/圈×15圈=222米,外层每圈长度15.3m,共14圈,153.3米/圈×14圈=214米,索股体1总长度430m左右。可见,本实施例减小了宽度尺寸,并且高度尺寸变化不大,大大提高了对运输环境的适应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浦江缆索有限公司;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浦江缆索有限公司;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0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夹馍加工设备中的切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收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