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头锁固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0022.7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1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头锁固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锚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头锁固件。
背景技术
在预应力锚固夹具及锚固体系方面,60年代,我国刚开始应用预应力锚索时,由于没有专门的锚固夹具,预应力钢丝外锚头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墩锚头,施工复杂,预应力不易保持,张拉力也较小,而钢绞线的锚夹具则长期依赖进口。七五期间在配套研制6000kN级张拉设备的同时,专门研制了6000kN级锚固机具,包括工具锚、工作锚、回缩量小且预应力损失小的锚夹片。现已形成品种齐全的预应力锚夹具系列,精度要求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经过几年的研制试用,于1987年前后推出了XM与QM两种预应力体系。随后YM与OVM体系等相继研制开发成功,使我国的预应力张拉锚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品不断完善,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国生产的锚夹具主要有XM,QM,OVM,YM,DM,GLM,LM,YFM等,在国内各工程中广泛使用。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锚固工程都采用夹片式锚具进行锁定,然而紧靠夹片进行单一锁固的方式本身存在一种严重的缺陷,即夹片外端无约束,从而使夹片很容易出现脱落、蹦出的现象。预应力锚索服役后会受到种种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地震力的往复作用、滑坡持久推力下产生应力集中、岩体徐变产生应力松弛等等,在种种不利影响下,采用单一的夹片式锚具就会出现夹片破裂、夹片脱落等,从而使得预应力丧失,预应力锚索失效,进而导致工程的失败,甚至有酿成重大地质灾害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针对外锚实施二重至多重锁固的技术措施和由此设计的几种锚头锁固件,旨在解决目前国内锚具夹片极易松动(特别是在地震等往复荷载下更易松动)的致命缺陷及由此引起的外锚失效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锚头锁固件通过夹片外钢绞线增设套筒式锁固件的方式来强化锚头锁固力,并由此避免外锚因夹片松动而失效的现象。
一种最简锚头锁固件,包括套筒、锚固胶;在锚头夹片外钢绞线上增设一钢套筒,套筒与钢绞线之间留有空隙,空隙内注入高强锚固胶,通过锚固胶将套筒与钢绞线粘结固定。
一种多重锚头锁固件,包括带外螺纹空心夹片螺杆、带内螺纹套筒、锚固胶,以及强化型锚头锁固件增设的刺钉;
在锚头夹片外钢绞线上套有一带外螺纹的空心夹片螺杆,带外螺纹空心夹片螺杆上部为三片夹片式结构,在带外螺纹空心夹片螺杆外套有一带内螺纹的套筒,通过套筒将空心夹片螺杆拧紧,由夹片锁定钢绞线;在带内螺纹套筒的上段和钢绞线之间留有空隙,通过上部小孔注入高强锚固胶,使钢绞线与带内螺纹套筒锚固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的多重锚头锁固件,若在外露钢绞线部分加刺钉,刺入钢绞线钢丝之间,使钢绞线外露部分扩张变粗,阻止钢绞线回缩,则成为强化型的锚头锁固件。
进一步,所述的多重锚头锁固件采用带弹簧的夹片分离式锚头锁固件,包括带外螺纹空心螺杆、带内螺纹套筒、夹片、弹簧、锚固胶;
在锚头夹片外钢绞线上套有一带外螺纹的空心螺杆,带外螺纹空心螺杆上部成楔形,楔形里面装有夹片,在带外螺纹空心螺杆外套有一带内螺纹套筒,在带外螺纹空心螺杆顶部加装弹簧,通过弹簧顶紧夹片,通过夹片锁定钢绞线;在带内螺纹套筒上段和钢绞线之间留有空隙,通过顶部小孔注入高强锚固胶,使得钢绞线与带内螺纹套筒锚固为一体。
效果汇总
本实用新型弥补了原来靠单一夹片进行锚固锁定的技术缺陷,极大提高了预应力锚索的外锚锁定力,确保锚索不再发生以往脱锚的严重现象,避免因外锚头原因而导致的预应力锚索失效问题,大幅度提升边坡锚固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最简锚头锁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重锚头锁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弹簧的夹片分离式锚头锁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夹片;2、钢绞线;3、锚固胶;4、套筒;5、原夹片;6、带外螺纹空心夹片螺杆;7、带内螺纹套筒;8、钢绞线;9、锚固胶;10、刺钉;11、原夹片;12、带外螺纹空心螺杆;13、夹片;14、弹簧;15、带内螺纹套筒;16、锚固胶;17、钢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0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皂粒辅料压差计量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