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滑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9229.2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7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庄希平;夏祖伟;苏子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甬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03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滑片。
背景技术
滑片式压缩机也称为旋转式压缩机,其主要部分为压缩气缸,压缩气缸主要由缸体、转子(转动活塞或滚动活塞)和滑片组成,转子在气缸中偏心放置。滑片式压缩机采用传统的、已经得到验证的技术,以较低的速度直接进行驱动,具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 转子是唯一连续运行的部件, 上面有若干个沿长度方向切割的槽, 其中插有可在油膜上滑动的滑片。 转子在气缸的定子中旋转。在旋转期间, 离心力将滑片从槽中甩出,形成一个个单独的压缩室。旋转使压缩室的体积不断减小,空气压力不断增大。 通过注入加压油来控制压缩产生的热量。 高压空气从排气口排出,其中残留的油通过最终的油分离器予以清除。由于滑片式压缩机结构简单、效率高、操作维修保养方便、工作平静、振动小,因此滑片式压缩机被广泛的应用。
滑片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如下:空气经由过滤器及调节比例阀而吸入,该调节阀主要用于调节空气缸转子,滑片形成的压力腔。转子旋转相对于气缸呈偏心式运转、阀片安装在转子的槽中,通过离心力将滑片推至气缸壁,高效的注油系统能够确保压缩机的冷却及润滑剂的最小损耗量,在气缸壁上形成的一层薄薄的油膜可以防止金属部件之间直接接触而造成磨损。在压缩过程中,压缩机转子的滑片与气缸之间容积不断减少,压缩后的油气混合气经机械分离和过滤分离,使压缩空气中含油量低于2PPM。经净化后的压缩空气进入散热器冷却,冷却后所形成凝结水经电子凝结水排泄装置的分离器而排出。
压缩机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传统使用氟利昂R22制冷剂的压缩机发展到现在较为先进的使用无氟制冷剂R-410A压缩机,甚至最新型的二氧化碳冷媒压缩机,其内部压强成倍增大。这对原有的压缩机内部零部件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尤其是对其核心部件——滑片的耐磨损性提出了新的考验。滑片为压缩机腔体里磨损最为剧烈的部件,它与气缸内壁之间为滑动摩擦,内部压强剧增后,磨损势必曾大,造成压缩机耗能加大、滑片易损坏,且滑片多设置在转子上,不易检修和保养,原有的滑片设计已不能满足现代发展需要,亟待改进。
目前,为了减少滑片磨损,采取的措施是在定子内壁涂覆油膜减少摩擦,或者在滑动端内嵌入轴承、滚针等部件,使滑片与定子内壁之间摩擦方式变为滚动摩擦,嵌入轴承或滚针时,需要在滑片摩擦端开设装配轴承或滚针的装配槽,由于滑片为薄片状,装配槽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大幅度增加了加工成本。因此,现阶段压缩机行业亟需一种高效减磨、加工难度低的压缩机滑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压缩机滑片,加工难度低,易于与滚针装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缩机滑片,主体形状为长方体薄片,滑片的其中一端面开有凹槽,凹槽的侧面竖直,底面由两斜面连接组成,两斜面间由圆弧过渡,凹槽内可放置圆柱形滚针,滚针的外径大于凹槽的深度,与凹槽相对的端面开有弹簧槽。
所述两斜面的夹角为60 °~150°,圆弧的半径等于滚针的半径。
凹槽内放置滚针后,为将滚针限制于凹槽内,所述滑片凹槽的两侧边上沿对称设置限位收口,收口突出伸向凹槽上部。
另一种将滚针限制于凹槽内的方案:凹槽口部两侧的滑片端面固定有对称的限位条,限位条突伸向凹槽开口上方,凹槽内放置滚针后,限位条将滚针限制于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凹槽的侧面竖直,底面由两斜面连接组成,两斜面间由圆弧过渡,这种形状的凹槽易于加工,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容易装配入滚针,且滚针可在凹槽内滚动,滚针与定子内壁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小,不易损坏;即使损坏,只需更换滚针即可。凹槽相对的端面开有弹簧槽,方便在压缩机的滑片槽与滑片间装配弹簧。2、滑片上设置限位收口或限位条,凹槽内放置滚针后,收口将滚针限制于凹槽内,防止滚针意外脱离凹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凹槽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凹槽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甬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甬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92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