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6863.0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飞;张周;姜国庆;王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04;H01M10/613;H01M10/6551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组的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组装方式的蓄电池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蓄电池组的组装主要是通过采用固定尺寸的外壳盛装多个蓄电池的结构来实现;首先,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在于对于蓄电池串联数量不同的蓄电池组需要加工不同规格的外壳,每种规格的外壳都需要开发模具,且规格较多的外壳在生产加工蓄电池组时对于仓储资源的占用较大,因此导致蓄电池组外壳的加工成本较高;其次,采用外壳盛装的方式不利于蓄电池组正常发热时热量的散发,蓄电池过热不仅不利于蓄电池组的性能而且会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再次,采用外壳盛装的蓄电池组检修时存在不便,在将整个蓄电池组移出外壳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电气线路的损伤,从而容易导致次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蓄电池组,通过改进蓄电池组的组装方式,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外壳盛装方式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蓄电池组,包括:若干蓄电池、和设置于每个所述蓄电池上下两端的端面组合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端面组合板的销柱;所述端面组合板由覆盖所述蓄电池端面的端面部和夹持或包裹所述蓄电池侧面的侧面部构成,且所述端面组合板设置有供所述销柱穿插连接的销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端面组合板的端面部为矩形,且所述端面组合板分为外侧板和连接板,所述外侧板具有三个所述侧面部,所述连接板具有相向设置的两个所述侧面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侧板和所述连接板均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既平行于所述端面部也平行于相向设置的两个所述侧面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侧板和所述连接板的所述端面部设置有用于相互咬合的插头和插槽。所述插头和插槽对相邻的外侧板和连接板、及相邻的连接板之间具有限位作用,从而使其组装时更整齐,便于第一销孔的对齐,从而便于销柱穿插第一销孔,能够提高组装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侧板设置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孔垂直于所述端面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端面组合板设置有通风孔。在端面组合板上设置通风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蓄电池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组,用于组装蓄电池的端面组合板规格是相同的,可以适用于多同组合方式的蓄电池组,因此降低了蓄电池组组装件的加工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电池组中的蓄电池只有端面被端面组合板包覆,大部分的侧面都直接暴露在流动的空气中,从而便于散热,且在端面组合板上也设置了通风孔,从而也提高了蓄电池被包覆的端面的散热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组拆卸、维护方便,卸下用于固定连接第二销孔的销柱即可将多层蓄电池按单层铺展开,从而使所有蓄电池的电极端子暴露出来便于检修,上述作业过程中能够较容易地实现电气线路的保护,避免蓄电池组的电气线路在检修时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外侧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外侧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的蓄电池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具体实施例的外侧板2,包括:端面部25、两个相向的侧面部26和另一个侧面部24,侧面部24设置有垂直于端面部25的第二销孔21,端面部25设置有平行于侧面部26的第一销孔22,端面部25设置有两排通风孔23和27,位于侧面部24一侧的通风孔23为具有全包围侧壁的孔状,位于侧面部24另一侧的通风孔27为具有半包围侧壁的缺口形状(所述结构的通风孔27具有便于加工的优点),侧面部26和端面部25交界处的两条棱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插头29和插槽28。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具体实施例的连接板3,包括:端面部34、两个相向的侧面部32,端面部34设置有平行于侧面部32的第一销孔33,端面部34设置有两排通风孔31,两排通风孔31均为具有半包围侧壁的缺口形状(所述结构的通风孔31具有便于加工的优点),侧面部32和端面部34交界处的两条棱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插头36和插槽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6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光源模块
- 下一篇:电池盒组件及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