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回收预热式蒸汽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4055.0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9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凤;王燕楠;李希明;张喜珍;姚静;庄士千;孙丽红;马凤霞;蔡颂公;马胜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荣红颖 |
地址: | 0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预热 蒸汽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干燥工艺中用于得到烘干物料的干热空气的蒸汽式热交换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预热式蒸汽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料干燥工艺中得到用于烘干物料的干热空气的方法一般是使用蒸汽式热交换器,高温蒸汽在流经热交换器内的介质管道时与通过热交换器内腔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从热交换器的乏汽出口排出,排出的乏汽直接导入冷凝水回收装置。然而,从热交换器中排出的乏汽一般仍然含有较高的热能,目前将此乏汽直接导入冷凝水回收装置而不加以利用,造成了较大的能源浪费,增加了生产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预热式蒸汽热交换器,以取代目前使用的常规蒸汽热交换器,目的在于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更充分地利用能源,从而一方面缩短干燥作业时间,提高效率,一方面一定程度地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余热回收预热式蒸汽热交换器,包括具有空气进口、空气出口、蒸汽进口及乏汽出口的热交换器主体,还包括由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散热器组成的预热热交换器,壳体上开有冷空气进口、预热空气出口、乏汽进口及最终乏汽出口,散热器的介质进口、介质出口分别与壳体的乏汽进口、最终乏汽出口形成一体,预热热交换器的预热空气出口与热交换器主体的空气进口管道连接,预热热交换器的乏汽进口与热交换器主体的乏汽出口管道连接。从热交换器主体中排出的尚含有较高热能的乏汽通过管道进入预热热交换器的散热器内,与进入预热热交换器的冷空气再完成一次热交换,以充分释放热能,使冷空气首先在预热热交换器内得到预热而后再进入热交换器主体内进一步受热升温,如此,在不额外增加能耗的前提下,冷空气升温达标的速度加快,从而干燥作业时间得以缩短,效率提高,而且,正由于热交换效率的大幅提高,使得在保证冷空气升温达标的前提下能源(煤)的消耗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一举两得。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预热热交换器的壳体为外覆保温材料层的搪瓷壳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散热器为盘管式散热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散热器为片状组合式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余热回收预热式蒸汽热交换器可以在不额外增加能耗的前提下,使冷空气升温达标的速度加快,从而缩短干燥作业时间,提高效率,而且,由于热交换效率的大幅提高,在保证冷空气升温达标的前提下能源(煤)的消耗可得以一定程度地降低,可谓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单线箭头表示蒸汽的流向,双线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向)。
图中:
1.热交换器主体
1-1.空气进口1-2.空气出口1-3.蒸汽进口1-4.乏汽出口
2.预热热交换器
2-1.壳体2-2.散热器
2-1-1.冷空气进口2-1-2.预热空气出口
2-1-3.乏汽进口2-1-4.最终乏汽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余热回收预热式蒸汽热交换器(也可以叫做气流干燥系统的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具有空气进口1-1、空气出口1-2、蒸汽进口1-3及乏汽出口1-4的热交换器主体1,还包括由壳体2-1及设置在壳体2-1内的散热器2-2组成的预热热交换器2,壳体2-1上开有冷空气进口2-1-1(冷空气在通过冷空气进口2-1-1进入壳体2-1之前可以先通过一初效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以提高冷空气的质量)、预热空气出口2-1-2、乏汽进口2-1-3及最终乏汽出口2-1-4,散热器2-2的介质进口、介质出口分别与壳体2-1的乏汽进口2-1-3、最终乏汽出口2-1-4形成一体,预热热交换器2的预热空气出口2-1-2与热交换器主体1的空气进口1-1管道连接,预热热交换器2的乏汽进口2-1-3与热交换器主体1的乏汽出口1-4管道连接。预热热交换器2的壳体2-1为外覆保温材料层的搪瓷壳体,作为搪瓷壳体,可以选用旧的搪瓷罐,既达到了废物利用的目的,又确保搪瓷缸内有足够的空间储存空气。散热器2-2为盘管式散热器或为片状组合式散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4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弧炉电极升降控制系统
- 下一篇: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