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电池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3445.6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7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永;李勇;邓兴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1M2/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盖,尤其涉及一种手机电池盖。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机电池盖是通过双色注塑、IML工艺、或者表面喷涂高光UV来实现该手机电池盖的通透效果,这造成传统的手机电池盖都比较厚,其厚度一般在1.0mm以上,并且通透深度不够,其通透深度通常小于0.3mm。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机电池盖,该手机电池盖能够实现较深的通透深度,且能实现更薄的厚度。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机电池盖,包括主盖和扣位框架,该主盖包括透明盖体和色漆层,且色漆层涂设于所述透明盖体的内侧面,所述扣位框架粘接在所述的主盖上。
由于使用了透明盖体,且在透明盖体的内侧面涂设有色漆层,则从透明盖体的外侧面看过去,该手机电池盖能够呈现出通透的效果,且通透的实际深度就是透明盖体的厚度。正因为通透的实际深度为透明盖体的厚度,则在同等的通透效果下,本实用新型的手机电池盖可以实现更薄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主盖还包括透明漆层,该透明漆层涂设于所述透明盖体的外侧面。因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通透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盖体的厚度为0.7-0.9mm。因而,在确保较深的通透效果的前提下,该手机电池盖可以实现1.0mm以下的较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漆层的厚度为0.05-0.07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盖具有边缘部,所述扣位框架粘接于该边缘部上。因而,该扣位框架可使手机电池盖牢靠的扣合在手机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扣位框架和所述主盖之间通过胶点粘接。因而,使用点胶工艺即可实现扣位框架和主盖之间通过胶点粘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扣位框架为非透明框架。因而,扣位框架和主盖进行粘接后,从该手机电池盖的内侧面上看不到胶点或胶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手机电池盖能够实现较深的通透深度,并能实现更薄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手机电池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手机电池盖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扣位框架,20、主盖,21、透明盖体,22、色漆层,23、透明漆层,24、边缘部,25、主体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手机电池盖,包括主盖20和扣位框架10,该主盖20包括透明盖体21、色漆层22和透明漆层23,且色漆层22涂设于透明盖体21的内侧面,透明漆层23设于透明盖体21的外侧面,扣位框架10与主盖20相粘接。
其中,上述透明盖体21的厚度为0.7-0.9mm,而色漆层22的厚度为0.05-0.07mm。该主盖20具有主体部25和边缘部24,扣位框架10粘接于边缘部24上,并粘接在主盖20的内侧面上。另外,该主盖20扣位框架10和之间通过胶点粘接,且扣位框架10为非透明框架。
上述的手机电池盖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先通过注塑工艺成型透明盖体21和非透明扣位框架10;然后在透明盖体21的内侧面喷涂色漆,以形成色漆层22,并在喷涂的过程中将色漆层22的厚度控制在0.05-0.07mm的范围内,从而得到主盖20;最后通过点胶工艺将扣位框架10粘接在主盖20的边缘部24上。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或原理:
1、由于使用了透明盖体21,且在透明盖体21的内侧面涂设有色漆层22,则从透明盖体21的外侧面看过去,该手机电池盖能够呈现出通透的效果,且通透的实际深度就是透明盖体21的厚度。正因为通透的实际深度为透明盖体21的厚度,则在同等的通透效果下,本实用新型的手机电池盖可以实现更薄的厚度。因此,本实施例的手机电池盖能够实现较深的通透深度,并能实现较薄的厚度。
2、透明漆层23设于所述透明盖体21的外侧面。因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通透效果。
3、主盖20的厚度为0.7-0.9mm。因而,在确保较深的通透效果的前提下,该手机电池盖可以实现1.0mm以下的较薄厚度。
4、扣位框架10粘接于该边缘部24上。因而,该扣位框架10可使手机电池盖牢靠的扣合在手机壳上。
5、扣位框架10和所述主盖20之间通过胶点粘接。因而,使用点胶工艺即可实现扣位框架10和主盖20之间通过胶点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3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