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坯信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2785.7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5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龚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20 | 分类号: | B22D11/20;B22D2/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沈小川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连铸机出坯系统检测领域,特涉及一种铸坯信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直接判断铸坯信号检测装置,如行程开关、接近开关。2、间接判断铸坯信号检测装置,如信号辊。
现有技术有如下的不足或缺陷:直接判断铸坯信号检测装置,如行程开关、接近开关,离铸坯太近容易损坏。间接判断铸坯信号检测装置,如信号辊,不好安装,占空间大。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坯信号检测装置,将定位角钢设置在支承导轨上并对转臂感应器进行位置限定,铸坯可推动转臂感应器绕转臂轴转动,接近开关安装座设置在支承导轨底部,双接近开关安装在接近开关安装座上,进而实现了该铸坯信号检测装置可调整灵活,适应各种情况下的铸坯信号检测。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固定可靠,不易变形;工作环境适应性好,不易损坏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坯信号检测装置,包括转臂感应器、定位角钢、转臂轴、接近开关安装座和双接近开关,转臂轴焊接在支承导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角钢设置在支承导轨上并对转臂感应器进行位置限定,铸坯可推动转臂感应器绕转臂轴转动,所述的接近开关安装座设置在支承导轨上,双接近开关安装在接近开关安装座上。
如上所述的铸坯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臂感应器通过转臂轴安装在支承导轨的侧面,与铸坯接触的头部较短。
如上所述的铸坯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轴端挡板,所述的轴端挡板安装在转臂轴上。
如上所述的铸坯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配重块,所述的配重块安装在转臂感应器的尾部。
如上所述的铸坯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近开关安装座设置在支承导轨底部,双接近开关安装在接近开关安装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转臂感应器安装在支承导轨侧面,与铸坯接触的头部短,固定可靠,不易变形;配重块安装在转臂感应器尾部,使转臂感应器重心离转臂轴远,转臂感应器绕转臂轴旋转灵活,灵敏度高;双接近开关安装在支承导轨底部,离铸坯远,铸坯温度一般较高,工作环境好,不易损坏;双接近开关提供两个独立的信号,其中一个接近开关损坏不影响铸坯判断,不至影响生产,为设备及时维护提供报警,保证设备随时处于完好状态;双接近开关有信号判断为无铸坯,双接近开关无信号判断为有铸坯,可以对接近开关及设备的完好状态进行判断。
附图说明
图1铸坯信号检测装置静态结构图(铸坯未接触转臂感应器的头部)。
图2本实用新型的铸坯信号检测装置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3铸坯信号检测装置静态结构图(铸坯与转臂感应器的头部接触)。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图1中:1-铸坯,2-支承导轨,3-转臂感应器,4-定位角钢。
图2中:5-转臂轴,6-轴端挡板,7-垫圈,8-螺栓,9-配重块,10-垫圈,11-螺栓,12-螺母,13-双接近开关,14-接近开关安装座。
图3中:1-铸坯,3-转臂感应器,4-定位角钢,13-双接近开关,14-接近开关安装座,9-配重块,10-垫圈,11-螺栓,12-螺母。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态结构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铸坯1在支承导轨2上,可来回运动,并推动转臂感应器3绕转臂轴5转动。转臂感应器3由设置在支承导轨2的定位角钢4进行位置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转臂感应器3通过转臂轴5安装在支承导轨2的侧面,与铸坯1接触的头部较短,固定可靠,不易变形。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臂轴5焊接在支承导轨2上,转臂感应器3安装在转臂轴5上,转臂感应器3可以绕转臂轴5旋转。轴端挡板6通过垫圈7及螺栓8安装在转臂轴5上,轴端挡板6用来限制转臂感应器3轴向移动。配重块9通过垫圈10、螺栓11、螺母12安装在转臂感应器3的尾部,其作用是使转臂感应器3重心离转臂轴远,可使转臂感应器3绕转臂轴5旋转灵活。且当铸坯1不压转臂感应器3时,可以使转臂感应器3自然垂直支承导轨2。双接近开关13安装在接近开关安装座14上,接近开关安装座14焊接在支承导轨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2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铸造生产线上的转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的辊轮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