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空调模块化冷凝水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0286.4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9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育辉;邓煜华;王文亮;黄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1028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空调 模块化 冷凝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用空调领域,具体涉及轨道车辆空调模块化冷凝水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空调方面,有窗式、分体式空调机组;商用空调方面,有立柜式、天花板式、屋顶式、多联系统空调机组。由于空调机组直接向房间送风,送风机的静压很小,相应的排放冷凝水负压也小。而且空调的安装是静止的,不需要考虑冷凝水的运动晃动的情况,因此,接水盘所需要的挡板高度很低,空调机组冷凝水的排放相当容易,简单地在接水盘的最低位置开口,通过软管引出室外即可。工业用空调方面,如柜机等,通过风道向房间送风,送风机的静压较大,相应的排放冷凝水负压也较大。但其空间尺寸没有限制,而且通常出风口与蒸发器是上下布置,冷凝水不会被送风带出机组外,其排水结构也很简单。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是专门用于铁路客运列车的一种特殊空调系统。有如下特点:
(1)车辆空调机组安装于运动的轨道车辆上,处于高速运动和振动冲击状态。
(2)要适应风吹雨淋、日晒、冰雪严寒以及空气中的酸雨、臭氧、硫化物、二氧化硫、盐雾等化学物质的侵蚀;能防止虫蛀、啮齿类动物的侵害;能耐强风、高温、高湿、噪声及清洁剂的污染。
(3)车辆空调机组在制冷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如水盘冷凝水过满,因风机的吸附,其会产生飞水现象,冷凝水通过风口和风道,进入车厢内影响乘客以及危害车内的电气设备安全,因此需要及时把冷凝水排出空调机组外。
(4)车辆空调机组的重量及空间受到严格的限制,冷凝水接水盘的高度有限。而空调机组需要给整车送风,送风阻力约100~200Pa左右,冷凝水接水盘排水口的负压最大可达到400Pa左右,排水非常困难。因此,冷凝水想顺畅的排出空调机组外,设计时需克服其负压。
(5)列车需要在存在最大坡度30‰的轨道上运行,随着列车的上坡下坡,车辆空调机组的排水口的水位也在不断变化,冷凝排水需要克服列车的上坡下坡导致水位变化带来的影响。
现有轨道车辆空调方面的排水结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集中排水,从接水盘处引出排水管,该排水管与车辆上设置的排水管相接,并在车辆排水管上设置水封。但由于排水管安装及水封需要占用车辆的空间较大,而且不易区分空调冷凝水排放不畅的责任是空调厂家还是车辆制造厂的安装问题,因此,车辆制造厂一般不会同意采用此结构,通常只能应用在空间充裕的干线铁路客车上。
另外的一种结构是空调机组接水盘的通过排水口直接排出到车辆顶部的集水盘,再通过水管排到车下轨道上。但由于机组内的接水盘高度很低,而排水口的负压很大,需要在排水口处设置很大的密封隔层和迷宫型结构以克服负压,才能使接水盘内的冷凝水顺利排出到车辆顶部的集水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所需安装空间小,足够克服空调机组负压,具有水封功能,能有效防止异物进去的排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轨道车辆空调模块化冷凝水排放装置,包括冷凝水导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水盒,所述存水盒的侧面开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冷凝水导流管的一端与空调机组的冷凝水盘连接,另一端从存水盒的顶部插入存水盒内部且其端口的高度位于存水盒的盒底与所述排水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存水盒包括盖体和盒体,盒体包括盒体底面、四个盒体侧壁和四个盒体平台,所述四个盒体侧壁沿盒体底面四条边围接而成,每个盒体侧壁上开有一个排水孔,每个盒体平台从每个盒体侧壁的顶部分别水平向外伸展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存水盒还包括四个侧体,四个侧体环绕固定于所述盒体,每个侧体由一个侧体顶面平台、一个侧体侧壁和一个侧体底面平台构成,所述侧体顶面平台和侧体底面平台分别从侧体侧壁的顶部和底部水平向相反方向伸展而成。
进一步地,盖体和侧体可拆卸式连接。例如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存水盒还包括安装座体,侧体与盖体通过所述安装座体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盖体由一个盖体顶面、四个的盖体侧壁和两个盖体平台构成,所述四个盖体侧壁沿盖体顶面四条边围接而成,所述两个盖体平台分别从前后两个侧壁的底部向外伸展而成,盖体的前后两个盖体平台上各设有至少一个螺孔。
更进一步,安装座体有两个,每个安装座体呈直角薄片状,包括安装座体侧壁和安装座体顶面,两个安装座体分别固定于前后两个侧体,通过安装座体侧壁固定于侧体侧壁,安装座体顶面与盖体平台平行,且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盖体平台上的螺孔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02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