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排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9976.8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6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政益;吴锦松;魏春晖;张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达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14 | 分类号: | F16K17/14;F16K47/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排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品包装封合设备,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单向型方向控制阀技术领域,可适用于电力机车配套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快排阀属于机车受电弓气路控制安全元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机车受电弓需要降弓时快速排气而使受电弓快速下降来保护受电弓及整个电路系统的安全,从而保证机车的安全运行,从而密封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如图1所示,现有的快排阀包括下壳体1,及上盖2,,下壳体1,及上盖2,之间压制有膜片3,,膜片3,单独承受气压撕扯,导致低温性能差,导致产品寿命短,且膜片在环境温度低于-40℃后将失去任何弹性,使产品失效而无法工作。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快排阀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排阀结构,减小弹簧座与上壳体之间的间隙;先导节流孔、控制口加过滤器:降低因气源污染而出现的堵塞故障,提高产品的密封性能和可靠性,避免了原有结构本身存在的缺陷,即低温性能差、寿命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排阀结构,该快排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独立的控制腔及先导节流孔,而该控制腔具有控制口及;所述控制口内设置有节流过滤组件,降低先导孔因受电弓气囊老化产生的颗粒污染而出现的堵塞故障。
进一步,所述节流过滤组件为烧结青铜过滤片。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下壳体及上盖,所述下壳体及上盖分别向四周延伸形成连接耳,每个连接耳上设置有螺栓,从而实现下壳体及上盖的锁紧及固定;所述先导节流孔位于一个连接耳的下壳体空腔内。
进一步,所述先导节流孔内设置一过滤器,从而降低先导孔因气源污染而出现的堵塞故障。
进一步,所述过滤器为一过滤片,该过滤片为烧结青铜片。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及上盖的扣合面压有膜片,而每个连接耳处的螺栓上套设有定位片,且该定位片嵌于膜片对应通孔内,从而限定膜片的压缩率,提高使用寿命及装配合格率。
进一步,所述定位片为金属或非金属垫片,优选的为不锈钢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 将控制口增加过滤组件,有效降低先导孔因受电弓气囊老化产生的颗粒污染而出现的堵塞故障;
2、 先导节流孔增加过滤器,有效降低先导孔因气源污染而出现的堵塞故障;
3、 在上下壳体固定螺栓上增加限定位垫片,有效限定膜片的压缩率,提高使用寿命及装配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剖面图;
图4是图2中沿B-B剖面图;
图5是图1侧视图;
图6是图5沿C-C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一种快排阀结构,该快排阀包括壳体,而该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下壳体1及上盖2,所述下壳体1及上盖2分别向四周延伸形成连接耳,每个连接耳上设置有六角头螺栓3,每个六角头螺栓3与上盖2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4,从而实现下壳体1及上盖2的锁紧及固定。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前述下壳体1及上盖2的扣合面压有膜片5,而每个连接耳处的六角头螺栓3上套设有定位片6,且该定位片6嵌于膜片5对应通孔内,该定位片6为不锈钢垫片,从而限定膜片5的压缩率,提高使用寿命及装配合格率。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前述壳体具有独立的控制腔及先导节流孔8,而该控制腔具有控制口7及;前述膜片5位于所述控制口7上,该膜片5上方设有压缩弹簧9,而压缩弹簧9内设置有节流过滤组件10,降低先导孔因受电弓气囊老化产生的颗粒污染而出现的堵塞故障;所述节流过滤组件10为烧结青铜过滤片。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前述先导节流孔8位于一个连接耳的下壳体1空腔内,所述先导节流孔8内设置一过滤器11,该过滤器11为一烧结青铜过滤片,从而降低先导孔8因气源污染而出现的堵塞故障。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达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达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9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 下一篇:一种防CO中毒的燃气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