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割防盗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9568.2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1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柳萌;柳延东;朱世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C13/24 | 分类号: | A45C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2899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防割防盗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箱包是人们日常出行必备物品,由于旅途劳顿或者疏忽大意,箱包有被割被盗的危险,目前的绝大部分箱包无防割防盗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防盗报警功能的防割防盗包,主要由包体状态传感单元、传感信号检测电路、脉冲发生器、音频振荡器、电源电路及蜂鸣器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细导电纤维作为传感器检测单元,在布防状态,当导电纤维断开时,防盗报警系统动作,发出报警声。在布防状态下,如果盗贼用刀具把箱包割裂,密布在箱包内表面的细导电纤维割断,就会报警。该防盗报警系统可用于各种箱包,包括手提箱包或拉杆箱包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断线式防盗报警系统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CD4011引脚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报警系统电路由输入检测电路、脉冲发生器和音频振荡器组成。其中,R1-R6为1/8W碳膜电阻器,其中R1、R4 阻值为3M,R2、R3、R5阻值为75K,R6阻值为51K。C1-C3选用独石电容器,其中C1为0.01u,C2为0.047u、 C3为0.01u,C4为耐压值为16V47u的铝电解电容器。IC(D1-D4)为四与非门集成电路芯片,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CD4011。P为报警蜂鸣器,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φ27mm带助声腔的压电陶瓷片蜂鸣器。M为报警系统供电电源,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6V可充电电池。L为防割防盗报警系统的传感器检测单元,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Φ0.16mm碳纤维型导电纤维,制作时要将一根导电纤维按编织在箱包包体的表面材料中,在容易被割的部位,如箱包的侧面和上部编织的密度可以适当加大,另外,编织时要尽量减少导电纤维本身的交叉与重叠,在必须交叉与重叠的部位要做好绝缘处理,否则会降低箱包的防割防盗灵敏度,影响防割防盗效果。K1为防割防盗报警系统的工作状态控制开关,利用K1的通断切换可以设置防割防盗报警系统处于布防状态或解除布防状态。当箱包处于安全位置无被割风险或被割风险很低时可以断开开关K1,解除防割防盗报警系统的布防状态。
四与非门集成电路IC(DI-D4)内部的D1、D2单元、电阻器(R3、R4)和电容器(C2)组成脉冲发生器,用来产生脉冲信号。输入检测电路由细导电纤维(L)、电阻器(R1、R2)和电容器(C1)组成,当导电纤维(L)被切断时,检测电路会输出高电平。音频振荡器由IC内部的D3、D4、电阻器(R5、R6)、电容器(C3)和蜂鸣器(P)组成,用来发出报警声音。安装时包体状态传感器(L)编织在箱包包体的表面材料中传感信号检测电路、脉冲发生器、音频振荡器、电源电路及蜂鸣器安装在箱包内部。
如图2所示,CD4011各管脚功能如下:1~4A和1~4B是数据输出端,VDD是电源端,其供电电压的范围为:-0.5V~18V;VSS是接地端,1~4Y是数据输出端。
防割防盗包工作原理简单。在细导电纤维(L)未被割断时,IC的8脚被细导电纤维(L)钳位于低电平,矩形脉冲发生器和音频振荡器均处于停振状态,蜂鸣器(P)不发声。当窃贼通过割包的方式进行行窃时将导电纤维(L)弄断时,IC的8脚变为高电平,脉冲发生器和音频振荡器产生的1kHz振荡信号进行调制,使蜂鸣器(P)发出报警声,从而实现防割防盗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州学院,未经贺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9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