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砂的抽水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9136.1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4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翁新龙;崔志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气化采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12 | 分类号: | E03B3/12;E03B3/18;E03B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水抽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砂的抽水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作业用水以及农村家庭用水,大都采用压水井、手压设备、电泵等抽水装置,但是在进行抽水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砂砾被抽入抽水井中,从而造成抽水井内淤泥堆积堵塞的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抽水过程中,由于松散的第四系砂砾含水层结构松散、胶结程度差(甚至未胶结),所以在抽水过程中,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不断向井中汇聚,高流速的水则会携带较细小的砂、土进入井中,因进入井中的砂、土量不断增加,不能被水泵排除井外的部分砂、土则沉淀并淤积于井底,日积月累就会导致抽水井因砂砾的淤积而失去原有的功能。此外,在水泵周侧会形成较大的水动力场向水泵方向运移,泥沙被抽入水泵内部而在泵体内淤积,加速水泵管的损坏,使得本应连续抽水的过程不得不中断,严重影响了抽水措施的正常实施,增加运行成本。因此,在抽水过程中的防砂问题对提高抽水井的使用功能以及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的水文孔结构设计中,含水层段均基本采用全段过滤器设计,主要作用为:防止井壁坍塌,延长使用寿命;防止岩土颗粒等进入井内;增加汇水面积,保证足够的涌水量。上述的抽水井结构在水位降深较浅的矿山抽水试验与疏干井中普遍使用,效果较好。但当含水层埋深大,大降深抽水时,由于抽水形成的负压较高,采用上述装置依然会造成大量的砂砾进入抽水井中进行淤积,最终造成抽水井功能的损坏,同时含水层中的砂粒可能会抽入水泵内,导致砂砾堵塞泵体,从而损坏水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砂的抽水井装置,从而防止砂砾被水泵抽入抽水井内,造成抽水井内淤泥堆积,从而失去原有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砂的抽水井装置,设置在抽水井中,包括:设置在隔水层部分的中空套管、设置在含水层部分的过滤器、设置在该过滤器和该含水层之间的滤砂层;上部的所述含水层部分还设置有中空的阻砂管,该阻砂管用于阻挡该上部含水层的砂砾在抽水过程中被水泵抽入抽水井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阻砂管为不透水材料做成的管材,为钢管、塑料管材或者水泥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阻砂管设置在所述套管下端,并且该阻砂管下端与过滤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阻砂管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内部,并且该阻砂管上端贯穿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抽水井上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阻砂管上设置有与所述水泵的连接结构,该阻砂管通过进入所述抽水井的该水泵悬设于所述过滤器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防砂的抽水井装置还包括滤砂装置,该滤砂装置设置在所述阻砂管的底部,用于对所述抽水井中被抽取的水进行过滤,防止砂砾被抽入水泵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滤砂装置为滤砂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滤砂装置为砾砂料滤砂结构,该砾砂料滤砂结构包括上下网状结构和中间设置的砂滤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过滤器为包网缠丝过滤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滤砂层为填充的砾石层。
通过将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抽水井装置在含水层段采用上下两种结构结合在一起,上部为阻砂结构,下部为过滤器,防止水泵在深入抽水井内抽水时,产生的负压破坏含水层;并且砂砾进入井内不断淤积最终破坏抽水井的使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防砂的抽水井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防砂的抽水井装置含水层部分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种防砂的抽水井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三种防砂的抽水井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第四种防砂的抽水井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气化采煤有限公司,未经新奥气化采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9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建筑内主、备用设备自动切换控制电路和系统
- 下一篇:手机充电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