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板平面屋顶前脚支撑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8948.4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7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姜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24 | 分类号: | H02S20/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刘辉;廉红果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平面 屋顶 前脚 支撑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板的固定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将太阳能板固定在平面屋顶上的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由于其无污染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安装在室外的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传统太阳能板的安装方式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日照情况,由厂家或销售单位制作专门的支架和固定装置安装在屋顶上,对于大面积的面板安装,难以保证支架连接的准确性和安装的质量,安装较费时费力,并且角度不可调节,使太阳能板得不到充分的阳光照射,对阳光的吸收率不高,影响了光伏组件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调节角度的太阳能板平面屋顶前脚支撑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太阳能板平面屋顶前脚支撑组件,包括:
前脚底座,所述前脚底座由底板和从所述底板两侧往上延伸出的两侧壁形成一U形槽,所述两侧壁上对称开有两通孔,所述底板上开有通孔;
前脚可调块,所述前脚可调块为宽度与所述前脚底座的U形槽宽相适配的板体,板体的底部形成供螺栓穿过的通道用于与所述前脚底座的侧壁通孔相连,板体在靠近顶部的一侧面上形成内凹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开有通孔;
前脚支撑件,所述前脚支撑件为由水平板和垂直板形成的L形板体,所述垂直板的侧面形成一与所述燕尾槽形状相适配的凸条,所述凸条上开有螺孔用于通过螺栓与所述燕尾槽的通孔相连,所述水平板的底部形成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开有螺孔。
优选地,所述前脚底座其中一侧的侧壁上还开有一螺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组件用于建筑物平面屋顶太阳能板的安装,太阳能板的角度方便根据当地太阳高度调节至最佳状态,广泛适用于各种地区,本组件的安装速度快,安装、拆卸维修和更换方便,适用于大面积的光伏面板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脚可调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前脚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太阳能板平面屋顶前脚支撑组件,包括通过螺栓4相连接的前脚底座1、前脚可调块2以及前脚支撑件3。
图2结合图1所示,前脚底座1由底板11和从底板11两侧往上延伸出的两侧壁12形成U形槽,两侧壁12为梯形的形状,并且其上对称开有两通孔13用于与前脚可调块2连接,其中一侧的侧壁上开有螺孔15,底板11上开有两通孔14用于连接纵梁轨道。
图3结合图1所示,前脚可调块2为宽度与前脚底座1的U形槽宽相适配的板体,板体上形成波纹面,板体的底部形成供螺栓4穿过的通道21,板体靠近顶部的一侧面形成内凹的燕尾槽22,燕尾槽22内开有通孔23。前脚可调块2置于前脚底座1的U形槽两侧壁12之间,螺栓4从一侧壁经过通道21穿出另一端侧壁并用螺母固定,使前脚可调块2与前脚底座1活动连接。
图4结合图1所示,前脚支撑件3为由水平板31和垂直板32形成的L形板体,垂直板32的侧面形成一截面为梯形的凸条33,凸条33的梯形截面与前脚可调块2的燕尾槽22形状相适配,水平板31的底部形成一凸起块34,凸条33与凸起块34上均开有螺孔35,凸起块34的设置用于增加水平板体的厚度,便于做成螺纹孔而省去螺母的使用,凸条33从侧面滑入前脚可调块2的燕尾槽22,螺栓4穿过燕尾槽22上的通孔23与螺孔35螺固,使前脚支撑件3与前脚可调块2相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华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8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