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损坏螺丝处理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6477.3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7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建;蒋松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欧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8 | 分类号: | B25B27/1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门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坏 螺丝 处理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维修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损坏螺丝处理工具。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十字及一字起,在拧螺丝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如下情况:由于仪器螺丝的质量问题或使用时间较长,导致其在拆卸过程中,十字口和一字口被破坏、缺口模糊,从而无法使用原先工具进行拆卸及更换。而有些固定螺丝在仪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实时解决此问题。
日常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往往使用电钻对损坏螺丝进行钻孔,然后再重新进行攻丝处理。这种方法较为繁琐,且所需工具(电源插座、电钻、丝攻、润滑油等)较多不便于携带。有些固定螺丝位于仪器的深层内部,上述方法因空间不够无法实现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工具不方便拆卸损坏螺丝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损坏螺丝处理工具,携带操作简便,无需使用辅助电源,成功率高,并且可在仪器深层内部工作。
本实用新型包括配套使用的A起和B起,所述的A起的起身为长柄,起头为扁平倒梯形;所述的B起的起头为机械抓手,抓手的端部切口垂直于螺丝外边缘,起身上开有螺纹和螺套,螺套绕螺纹转动带动机械抓手开闭。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械抓手为三爪或四爪结构。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A起和B起的起身上端均装有橡胶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两把起子配套工作,携带操作方便,无需使用辅助电源,成功率高,并且可在仪器深层内部工作,比传统用电钻钻孔、丝攻攻丝取出的方法效率高、能耗低、工序节省、且不破坏原先仪器固定螺丝孔位置的螺纹。
2、若有螺丝不慎掉落在仪器深层内部,也可使用B起将其夹住固定,快速取出,特别针对于不带磁性的不锈钢螺丝。
附图说明
图1为A起主视图。
图2为B起主视图。
图3为B起的起头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配套使用的A起和B起。
所述的A起如图1所示,起身为长柄,长度较长。起身上端均装有橡胶头,起头为扁平倒梯形,端部切口的厚度计长度与常规螺丝十字口的规格尺寸一致,端部切口的硬度及切割能力需要同时具备。
所述的B起如图2所示,起头为三爪机械抓手或四爪机械抓手,抓手的端部切口垂直于螺丝外边缘(如图3所示),抓手切口要具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刃口的选材和切割能力要有保证。起身上端均装有橡胶头,起身上开有螺纹和螺套,螺套绕螺纹转动带动机械抓手开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1、先使用A起,将A起垂直插入到被损坏螺丝口表面,用稍重工具慢慢敲击A起上端,将被损坏螺丝口重新切割出明显一字切口或十字切口;然后再用常规起子进行逆时针旋转操作,取出螺丝;若此方法不成功则选用B起实行操作;
2、先用A起插入损坏螺丝口侧面,用稍重工具慢慢敲击A起上端,使螺丝产生缝隙。然后将B起垂直插入螺丝头表面缝隙,慢慢顺时针旋转螺套,使得下端抓手切口卡紧螺丝头外圈,再用手握紧B起上端把手,逆时针旋转,将损坏螺丝取出;
3、若在安装及维修仪器时,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螺丝掉落于仪器内部,可使用B起将其慢慢夹住,然后取出。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欧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欧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64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胶减震锤子
- 下一篇:汽车变速器拆卸用拉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