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5596.7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4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文建伟;李德钧;蔡伟;韦永强;景国明;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2 | 分类号: | E04G25/02;E01D22/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支撑架。
背景技术
大件设备在进行人工起重装卸过程中,需采用大吨位电动液压千斤顶来进行支顶,其下部支点将承受巨大的集中压力。此外,平移过程中的走道衬垫和大件静置时的下部衬垫也都需要高强度的承重设备。
大件设备的公路运输过程中,如果沿途存在等级过低或破损桥梁,为确保安全通行,需对桥梁进行增加下部支撑方式的临时加固处理措施,快速便捷、安全可靠的桥梁临时加固设施是大设备安全运输的必要保障。
以往大件设备起重作业时,多采用枕木进行横纵交错搭设,或是配合简单的钢制支墩,形成千斤顶下部的支承平台;在对桥梁执行增设下部支撑加固措施时,需专门设计并制作支撑钢管,或是采用贝雷片组装支撑。
采用枕木横纵交错搭设的方式形成支承平台进行大件设备起重施工时存在多项缺点,不仅人员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而且在狭小场地作业时无法摆放,作业局限性大,尤其是随着支点的增高,支承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逐步降低。采用简单的钢质支墩作为支承平台,只有一个固定作业高度可供使用,而且自重大,不便转移;
全部采用枕木作为移运走道的下部基础,不仅用量大、强度高,移运轨道的平整度也较差;桥梁加固施工如采用支撑钢管支顶,由于每次桥梁下部净空高度不同,钢管长度和管径要求也不同,故而通用性差,无法重复使用,成本过高;贝雷片多用作桥上钢桥的临时加固措施,在作为下部支撑使用时结构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支撑架,具有较强的负载能力且安装拆除方便。
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支撑架,包括支架、连接器和连接销,支架为长方体格栅状纵横构架,其上下表面靠近外围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由支架表面的圆形凹槽和圆形凹槽中心向支架内部垂直延伸的套筒组成,支架外侧立面设置有垂直贯穿于支架上下表面的卡槽,卡槽横截面为圆弧形且其所在圆弧的角度大于180°;连接器由圆柱形连接轴和环形卡盘组成,环形卡盘固定套设于连接轴中间位置;连接销横截面为左右对称的与卡槽横截面相同圆弧形。
所述支架、连接器和连接销均为钢铁材质,且表面均经过防锈处理。
所述连接销长度与支架高度相同。
所述连接器环形卡盘的外径与连接套上圆形凹槽的直径相同,连接器的连接轴直径与连接套的套筒内径相同,环形卡盘的厚度为连接套上圆形凹槽深度的2倍。
支架规格为1000*750*300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可推广性好;通过连接器和连接销将支架连接在一起,连接稳固,可应用于不同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施工内容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移动灵活,且安装拆除方便,大大缩短施工工期;本实用新型所有零部件均为钢铁材质,负载能力强,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支撑架,包括支架1、连接器2和连接销3,支架1为长方体格栅状纵横构架,其上下表面靠近外围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套9,连接套9由支架1表面的圆形凹槽4和圆形凹槽4中心向支架1内部垂直延伸的套筒5组成,支架1外侧立面设置有垂直贯穿于支架1上下表面的卡槽6,卡槽6横截面为圆弧形且其所在圆弧的角度大于180°;连接器2由圆柱形连接轴7和环形卡盘8组成,环形卡盘8固定套设于连接轴2中间位置;连接销3横截面为左右对称的与卡槽6横截面相同圆弧形。
将连接销3插入两相邻支架1的卡槽6内,由于卡槽6横截面为圆弧形且其所在圆弧的角度大于180°,连接销3与卡槽6配合后可使两相邻支架1固定在一起,连接销3长度与支架1高度相同,可保证相邻支架1组成的上下平面平整。
连接器2的环形卡盘8的外径与连接套9上圆形凹槽4的直径相同,连接器2的连接轴7直径与连接套9的套筒5内径相同,将连接器2两端分别插入上下相邻的支架1相对应的连接套9内,从而将上下相邻的支架1连接在一起,环形卡盘8的厚度为连接套9上圆形凹槽4深度的2倍,使上下相邻的支架1与连接器2连接后其接触面能完全贴合在一起,保证支架1之间连接后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5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附框及外框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防盗门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