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的粉尘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5400.4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6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范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粉尘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的粉尘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过滤装置是过滤粉尘中杂物的常用设备,其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电子、纺织、煤炭、石油、天然气、食品、玻璃、机械、粉未冶金、磁性材料等行业;通常都是通过过滤器内的滤网将大块的杂物分离,从而提取出较纯净的粉尘,使粉尘输送通畅;而目前的过滤装置大多都存在一些堵塞的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乃至磨损了机械设备,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防堵塞的粉尘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堵塞的粉尘过滤装置,其包括中空的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过滤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侧下方的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二过滤器内均平行设置有多个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孔径至上而下越来越小,所述第一过滤器底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顶部之间通过一“S”型管相连接,所述“S”型管中部朝下还设有一抽风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防堵塞的粉尘过滤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设有一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一圆形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Z”型管,所述“Z”型管连接到所述第一过滤器顶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防堵塞的粉尘过滤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Z”型管上还设有用于导入物料的调节泵。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防堵塞的粉尘过滤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过滤器下部连接有“L”型管,所述“L”型管另一侧还连接有一收集箱。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防堵塞的粉尘过滤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S”型管、所述“Z”型管及所述“L”型管拐角处均设有弧形弯道接管。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防堵塞的粉尘过滤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二过滤器的下端均设为锥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粉尘过滤装置通过在装置主体内安装的第一过滤器以及设于第一过滤器侧下方的第二过滤器来达到过滤粉尘中杂物的目的,在过滤器中平行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孔径至上而下越来越小,这样就能够逐步递进,先过滤出较大的杂物,然后逐步过滤较小的杂物,达到完全过滤粉尘的目的,且如此区分过滤器,再分层次的过滤,可防止过滤器的堵塞,提高了工作效率;在“S”型管中部朝下设有一抽风机可协助粉尘在管道中的通行,防止堵塞;调节泵用于导入粉尘物料的多少,收集箱用于收集过滤完成的粉尘,弧形弯道接管使管道没有突出的棱角,进一步预防了粉尘的堵塞现象;过滤器下部的锥筒型结构可充分的将过滤器中的粉尘流入到管道中,防止其残留造成浪费同时也防止了堵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一种防堵塞的粉尘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堵塞的粉尘过滤装置,其包括中空的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内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过滤器2以及设于第一过滤器2侧下方的第二过滤器3,第一过滤器2及第二过滤器3内均平行设置有多个过滤网4,本实施例在第一过滤器中设有2层过滤网4,在第二过滤器中设有3层过滤网4,过滤网4的孔径至上而下越来越小,第一过滤器2底部与第二过滤器3顶部之间通过一“S”型管5相连接,“S”型管5中部朝下还设有一抽风机6。
装置主体1顶部设有一顶盖7,顶盖7上设有一圆形开口8,开口8内设置有“Z”型管9,“Z”型管9连接到第一过滤器2顶部,“Z”型管9上还设有用于导入物料的调节泵10,第二过滤器3下部连接有“L”型管11,“L”型管11另一侧还连接有一收集箱12,“S”型管5、“Z”型管9及 “L”型管11拐角处均设有弧形弯道接管13,第一过滤器2及第二过滤器3的下端均设为锥筒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54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