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密封出线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4936.4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3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月林;陈生;邓智;方亮;谢永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密封 线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密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密封出线板。
背景技术
电机密封出线板是被应用于商用大型机组中的螺杆机、离心机压缩机等电机的电气连接的接线部件。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密封出线板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接线柱2、第一衬套3和第二衬套4,其中,接线柱2穿设在基板1上,第一衬套3和第二衬套4均套设在基板1和接线柱2之间。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第一衬套3和第二衬套4的相对的两端之间没有接触,即两者之间是留有一定间隙的,这使得接线柱2和基板1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间隙。这样,由于该基板1的内壁会与制冷剂接触,且其密封性能较差,进而制冷剂很容易进入该间隙中,导致电机密封出线板与导电柱之间导通,从而造成漏电现象;另外,即便制冷剂不能进入到间隙中,当接线柱2上的电压较高时,便有可能使接线柱2和基板1之间的间隙发生击穿,同样会使接线柱2和基板1之间形成导电通路,导致该电机密封出线板容易出现漏电的现象。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密封出线板容易出现耐压击穿、漏电等事故,故其电气安全性能较差、存在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机密封出线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密封出线板的安全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密封出线板,包括基板和接线柱,基板上设置有接线孔,接线柱穿过接线孔后设置在基板上,电机密封出线板还包括:隔离套,隔离套套设在接线柱上,且隔离套从接线孔的一端延伸到接线孔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接线孔包括第一限位台阶和第二限位台阶,隔离套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且第一衬套与第一限位台阶相配合设置,第二衬套与第二限位台阶相配合设置;其中,第一衬套的和第二衬套的彼此相对的端部相套接。
进一步地,第一衬套的端部设置有套接槽,且第二衬套的端部设置在套接槽内。
进一步地,第二衬套上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台阶相配合的第三限位台阶。
进一步地,第一衬套的远离第二衬套的一端设置有遮挡槽,且接线柱上设置有与遮挡槽相配合的止挡部。
进一步地,止挡部的端壁上对称地设置有夹持卡槽。
进一步地,电机密封出线板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设置在第二衬套的远离第一衬套的一侧,且固定件与接线柱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件为螺母,且接线柱的外周上设置有与固定件相配合的螺纹。
进一步地,第二衬套的远离第一衬套的一端设置有隔离槽,且固定件设置在隔离槽内。
进一步地,隔离槽内浇注有环氧树脂。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设在接线柱上的隔离套,并使该隔离套从接线孔的一端延伸到接线孔的另一端,可以将接线柱的位于接线孔内的部分完全包裹,进而避免了接线柱和基板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从而不仅可以提高该电机密封出线板的密封性能,还避免了因接线柱和基板之间存在间隙而发生击穿的现象,从而消除了该电机密封出线板的质量隐患,避免了该电机密封出线板漏电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密封出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密封出线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电机密封出线板的分解图。
图中附图标记:1、基板;2、接线柱;3、第一衬套;4、第二衬套;10、基板;11、接线孔;12、第一限位台阶;13、第二限位台阶;20、接线柱;21、止挡部;22、夹持卡槽;30、第一衬套;31、套接槽;32、遮挡槽;40、第二衬套;41、隔离槽;42、第三限位台阶;50、固定件;60、环氧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密封出线板,请参考图2和图3,该电机密封出线板包括基板10和接线柱20,基板10上设置有接线孔11,接线柱20穿过接线孔11后设置在基板10上,电机密封出线板还包括:隔离套,隔离套套设在接线柱20上,且隔离套从接线孔11的一端延伸到接线孔11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4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
- 下一篇:隔爆型三相异步电机用新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