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面微通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3945.1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9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宋义雄;王权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G01N21/05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通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平面微通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流场通道内部观察实验过程中,尤其是涉及到观测微通道内部流场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者经常需要一种密封性良好,便于更换试验件,不影响光学仪器观察的装置。在目前实验中,普遍采用的是一种简单的整体式结构,整体式有利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但是这种装置在制造过程中即将试验件内置其中,无法更换试验件,不能多次使用,是一种一次性试验件,不利于保证实验连续进行,对于保证多次试验过程中对比参数的一致性也有一定影响。而另外一种平面分体式结构将装置一分为二,将试验件安置于其中一部分,这样虽然能解决试验件的更换问题,但上下两部分通过硅橡胶粘结,凝固时间长,反复几次粘结后效果会比较差,更换试验件上耗时过长;另外这种分体式的结构因为微通道贴近观察界面,不方便观察实验情况,且对实验产生极大干扰,尤其在精密光学实验中尤其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微通道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更换试验件耗时较长和不方便观察实验情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面微通道装置,包括平面装置I和设置在平面装置I下面的平面装置II,平面装置I与平面装置II的四个角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平面装置II上设有微通道,微通道中间设有试验件槽,平面装置I的两端均设有进出水口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口,平面装置I和平面装置II的一侧设有观察窗口。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平面装置I与平面装置II接触面的各个边设有密封硅胶板。
试验件槽的深度大于微通道的深度,试验件槽的宽度小于微通道的宽度。
进出水口穿透平面装置I,位于微通道两端上方。
压力传感器安装口穿透平面装置I,位于试验件槽两端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微通道装置,通过将平面装置I与平面装置II的四个角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能快捷更换内部试验件,保证实验的连贯性;同时在平面装置I和平面装置II的一侧设有观察窗口,方便实时观察实验情况,克服了分体式结构对实验观察的影响,有效减少对实验干扰,能清晰的观察出内部通道流场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微通道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微通道装置中平面装置II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微通道装置中平面装置I的结构图。
图中,1.进出水口,2.压力传感器安装口,3.平面装置I,4.微通道,5.试验件槽,6.观察窗口,7.平面装置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平面微通道装置,参见附图1,包括平面装置I3和设置在平面装置I3下面的平面装置II7,平面装置I3与平面装置II7的四个角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平面装置I3与平面装置II7接触面的各个边设有密封硅胶板,起到密封作用,如图2所示,平面装置II7上设有微通道4,微通道4中间设有试验件槽5,试验件槽5的深度大于微通道4的深度,试验件槽5的宽度小于微通道4的宽度,如图3所示,平面装置I3的两端均设有进出水口1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口2,进出水口1穿透平面装置I3,位于微通道4两端上方;压力传感器安装口2穿透平面装置I3,位于试验件槽5两端上方,平面装置I3和平面装置II7的一侧设有观察窗口6。
本实用新型平面微通道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试验件安装于试验件槽5内,并在平面装置II7接触面的各个边垫上密封硅胶板,将平面装置I3压上,拧紧四个角上的内六角螺钉;然后,将两个进出水口1上接上软管,并形成回路;在压力传感器安装口2上分别安装上压力传感器,最后,将整个安装好的装置安装实验台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通过观察窗口6实时观察实验情况,不会对实验造成干扰。需要更换试验件时,只需拧下内六角螺钉,更换即可。
本实用新型平面微通道装置,通过将平面装置I3与平面装置II7的四个角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能快捷更换内部试验件,保证实验的连贯性;同时在平面装置I3和平面装置II7的一侧设有观察窗口,方便实时观察实验情况,克服了分体式结构对实验观察的影响,有效减少对实验干扰,能清晰的观察出内部通道流场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3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