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3897.6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9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钱胜利;凌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孟凌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5/08;F26B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旋转式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中,工件在完成清洗等加工工序后,需要对其进行烘干。现有的烘干装置多为输送带式烘干装置,工件在受热烘干时受热不均匀,容易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烘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式烘干装置,包括由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两块平行排布的侧板依次相邻排布围合形成的方形架体,
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之间设置有烘干筒,所述烘干筒的一侧与第二立板封闭,另一侧与第一立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开闭式入料门;
所述烘干筒呈圆筒状,其包括第一环形安装板、第二环形安装板以及搭接于两者之间的若干个呈等间距排布的连接板,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板、第二环形安装板处于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凹陷腔体、第二凹陷腔体,所述第一凹陷腔体、第二凹陷腔体的底侧分别设有可拆卸式第一多孔板、固定安装式第二多孔板,所述可拆卸式第一多孔板置于开闭式入料门一侧;
所述第一立板上开闭式入料门的内侧设置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包括与开闭式入料门形状相匹配的隔热垫本体,所述隔热垫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凹陷腔体形状相匹配的圆形凸起块,所述隔热垫本体上设置便于其安装在开闭式入料门之上的安装卡。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烘干装置,其有益效果表现在:
通过设置烘干筒,以便于工件在烘干过程中始终处于旋转状态下进行,传热效率高,烘干速率快。通过在入料门的内侧设置有隔热垫,既可以避免工件对入料门的撞击,又可以避免热量向入料门一侧传递,以保护处于入料门一侧进行装载或卸载的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烘干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隔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3所示的一种旋转式烘干装置,基本构成包括由第一立板11、第二立板12和两块平行排布的侧板20依次相邻排布围合形成的方形架体。
所述第一立板11、第二立板12之间设置有烘干筒30,烘干筒30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传动结构实现其转动,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同时,用于烘干工件的热能源以及该热能源的放置位置均可依照现有技术实现,例如,将该烘干装置整体式放入高温室中等。
所述烘干筒30的一侧与第二立板12封闭,另一侧与第一立板1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开闭式入料门。
所述烘干筒30呈圆筒状,其包括第一环形安装板51、第二环形安装板52以及搭接于两者之间的若干个呈等间距排布的连接板60,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板51、第二环形安装板52处于连接板6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凹陷腔体53、第二凹陷腔体54,所述第一凹陷腔体53、第二凹陷腔体54的底侧分别设有可拆卸式第一多孔板55、固定安装式第二多孔板56,所述可拆卸式第一多孔板55置于开闭式入料门一侧。
所述第一立板11上开闭式入料门的内侧设置有隔热垫70,所述隔热垫70包括与开闭式入料门形状相匹配的隔热垫本体72,所述隔热垫本体72上设置有与第一凹陷腔体53形状相匹配的圆形凸起块71,所述隔热垫本体72上设置便于其安装在开闭式入料门之上的安装卡73。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孟凌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孟凌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3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