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罗拉网格圈型紧密纺集聚区纤维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2821.1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5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苏旭中;刘新金;谢春萍;徐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13/04 | 分类号: | D01H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罗拉 网格 紧密 集聚 纤维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适用于四罗拉网格圈型紧密纺集聚区的纤维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紧密纺是在改进的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其通过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加一个纤维凝聚区以改善成纱质量。目前,国际上主流使用的紧密纺类型包括网格圈型(主要包括德国Sussen三罗拉网格圈型、日本Toyota四罗拉网格圈型)、罗拉型(瑞士利达Rieter的COM4)、打孔皮圈型(主要包括Zinser打孔皮圈式)、机械式(主要包括瑞士卡洛斯Roscraft磁性集聚式紧密纺系统),网格圈型、罗拉型和打孔皮圈型属于负压气流集聚方式。其中,Roscraft的机械集聚式紧密纺系统由于品种适应性差(一般只适用于60Ne以下纱线的纺制)等原因目前在国内的使用较少;Zinser打孔皮圈式由于品种适应性较差(一般只适用于毛纺)且需整机引进、价格昂贵(平均每锭1500元),因此在国内的使用规模较小。因此,目前占据主流市场的是网格圈型紧密纺,其中四罗拉网格圈型紧密纺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网格圈型紧密纺装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对服装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美观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因此,采用多种功能性纤维材料进行复合以生产具有综合性功能效果的纱线逐渐受到重视。但是,有些具有优良性能的纱线与其他纤维直接混纺较为困难。针对此,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可适用于四罗拉网格圈型紧密纺集聚区的纤维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根直径为4mm-5mm的不锈钢管道,该管道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摇架上,该不锈钢管道一个端口与放置在粗纱导纱架上的纤维贮存包相连,且端口靠近纤维贮存包位置附近加装有一种可控制纤维输送量的电磁式开关,另一端口位于牵伸皮辊与输出皮辊之间的吸风斜槽正上方,距离须条表面距离在1.8mm-3mm之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四罗拉网格圈型紧密纺集聚区的纤维输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适用于四罗拉网格圈型紧密纺集聚区的纤维输送装置,包括一根具有一定弯曲度的不锈钢管道,所述不锈钢管道的直径在4mm-5mm之间,所述不锈钢管道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摇架上,所述不锈钢管道的一个端口与放置在粗纱导纱架上的纤维贮存包相连,且端口靠近纤维贮存包位置附近加装有一种可控制纤维输送量的电磁式开关,所述不锈钢管道的另一端口位于牵伸皮辊与输出皮辊之间的吸风斜槽正上方,距离须条表面距离在1.8mm-3mm之间。
使用时,首先,功能性纤维材料被被加工成长度较短的短纤维,短纤维放置在纤维贮存包内,纤维贮存包放置在粗纱导纱架上,纺纱时,依靠牵伸皮辊与输出皮辊之间的吸风斜槽内产生的集聚负压,通过不锈钢管道将纤维贮存包内的纤维吸附到集聚区须条表面,该须条经输出皮辊和输出罗拉组成的输出对输出,继而加捻成纱,实现将功能性纤维卷入到纱体内,使所纺纱线具有所需附加功能,提高成纱附加值,同时,可通过电磁开关控制纤维的输送量,优化生产工艺。
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实现对有些具有优良性能但与其他纤维不能直接进行混纺的纤维纺纱的难题,从而为高性能纱线的开发提供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纤维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白色粗纱管,2为白色粗纱,3为彩色粗纱管,4为彩色粗纱,5为彩色粗纱喂入罗拉,6为彩色粗纱喂入皮辊,7为后罗拉,8为后皮辊,9为中罗拉,10为中皮辊,11为前罗拉,12为前皮辊,13为喇叭口,14为喇叭口,15为主电机,16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7为伺服电机,18为触摸屏,19为齿轮,20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一种四罗拉网格圈型紧密纺集聚区纤维输送装置,包括一根具有一定弯曲度的不锈钢管道3,其中,不锈钢管道3的直径在4mm-5mm之间,不锈钢管道3通过支撑架5固定在摇架6上,不锈钢管道3的一个端口与放置在粗纱导纱架2上的纤维贮存包1相连,且端口靠近纤维贮存包1位置附近加装有一种可控制纤维输送量的电磁式开关4,不锈钢管道3的另一端口位于牵伸皮辊10与输出皮辊7之间的吸风斜槽11正上方,距离须条9的表面距离在1.8mm-3mm之间。
使用时,首先,功能性纤维材料被被加工成长度较短的短纤维,短纤维放置在纤维贮存包1内,纤维贮存1包放置在粗纱导纱架2上,纺纱时,依靠牵伸皮辊10与输出皮辊7之间的吸风斜槽11内产生的集聚负压,通过不锈钢管道3将纤维贮存包1内的纤维吸附到集聚区须条9表面,该须条9经输出皮辊7和输出罗拉8组成的输出对输出,继而加捻成纱,实现将功能性纤维卷入到纱体内,是所纺纱线具有所需附加功能,提高成纱附加值,同时,可通过电磁开关4控制纤维的输送量,优化生产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28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