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1985.2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7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周中华;李潇;刘冰军;韩雷;吴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6 | 分类号: | F25B41/06;F25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除霜是目前热泵机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结霜影响着空调的稳定运行;常规除霜方式为切换制冷模式,停内风机,室内温度下降,对用户舒适度有着很大影响。从系统方向上能减少结霜、优化除霜效果是很重要的技术设计。
改善热泵机技术一般有两个方向:一个加快溶霜;另外一个就是减少结霜。通过改善换热器翅片的亲水性,提高换热器换热面积等方法均可以减少结霜量。但再进一步的设计可能就需要增加外部热源(旁通融霜、回气加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以解决制热时结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还包括节流导向组件,设置在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节流导向组件控制高温气态制冷剂在不同模式循环下选择性地进行制冷剂的分配,进入不同的换热器;制冷时,节流导向组件使制冷剂先后通过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然后节流;制热时,节流导向组件使制冷剂分流,一部分进入第一室外换热器,一部分进入第二室外换热器,最终所有制冷剂进入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与压缩机相连通,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与节流导向组件相连通;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与节流导向组件相连通,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同时连接到压缩机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节流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和节流元件;节流导向组件通过第一支路进入第一室外换热器或第二室外换热器中,节流导向组件控制节流降温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支路进入第二室外换热器或第一室外换热器中;第四单向阀的进口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口相连通;第四单向阀的出口分别与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支路上依次设置有节流元件和第一单向阀。
进一步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接到压缩机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
进一步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通过第三单向阀单向导通。
进一步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二单向阀单向导通。
进一步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口相连通并通过第五单向阀单向导通。
进一步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与第五单向阀的进口之间设置有节流元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将室外换热器分为两个部分,通过节流导向组件,使热泵式空调机在运行制热时改善结霜的换热器表面的温度分布,实现结霜的同时对换热器进行加热融霜。实现可持续制热。减少化霜次数。既保证了室内舒适性,也改善了整机系统低温情况下的换热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制热运行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制冷运行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压缩机;20、室内换热器;30、室外换热器;31、第一室外换热器;32、第二室外换热器;41、第一单向阀;42、第二单向阀;43、第三单向阀;44、第四单向阀;45、第五单向阀;46、节流元件;50、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1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悬浮污染处理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反应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