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油器的进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1742.9 | 申请日: | 2014-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5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为志;陈琴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为志 |
主分类号: | F02M19/04 | 分类号: | F02M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油器 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化油器的结构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化油器的进油机构。
背景技术
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化油器设置有浮子室,浮子室是用来存储着来自汽油泵的汽油,其进油量主要是由控油针来控制,现有化油器的进油机构控制精度较低,控油针在长时间使用后,不能够完全复位,针头对进油孔的密封不严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化油器的进油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化油器的进油机构,包括控油针,所述控油针设置在化油器的进油孔内,所述进油孔内的粗孔与细孔之间的过度面为锥形结构,且所述过度面设置有弹性橡胶垫,所述控油针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进油孔的内壁,所述弹簧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控油针上。
通过弹簧可以使得控油针在下拉后可以完全复位,且将进油孔内的粗孔与细孔之间的过度面为锥形结构,与控油针的针端结构相似,可实现控油针与进油孔的面接触密封,而且在接触面设置了弹性橡胶垫,密封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线径小于2mm。
作为优选,所述控油针的针杆上加工有环形凸台,所述弹簧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环形凸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进油孔的进油端加工有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可以使得控油针在下拉后可以完全复位,且将进油孔内的粗孔与细孔之间的过度面为锥形结构,与控油针的针端结构相似,可实现控油针与进油孔的面接触密封,而且在接触面设置了弹性橡胶垫,密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化油器的进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控油针3,弹性橡胶垫2控油针3设置在化油器的进油孔1内,为了方便进油孔1的进油端与油泵的出油口对接,弹性橡胶垫2进油孔1的进油端加工有倒角6。弹性橡胶垫2进油孔1内的粗孔与细孔之间的过度面为锥形结构,且弹性橡胶垫2过度面设置有弹性橡胶垫2,弹性橡胶垫2控油针3套有弹簧4,弹性橡胶垫2弹簧4的第一端固定在弹性橡胶垫2进油孔1的内壁,弹性橡胶垫2控油针3的针杆上加工有环形凸台5,弹性橡胶垫2弹簧4的第二端固定在弹性橡胶垫2环形凸台5上,为了便于控油针3能被拉下,打开进油孔1,弹簧4的最大弹力不能太大,弹性橡胶垫2弹簧4的线径小于2mm,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化油器的进油机构,通过弹簧可以使得控油针3在下拉后可以完全复位,且将进油孔1内的粗孔与细孔之间的过度面为锥形结构,与控油针3的针端结构相似,可实现控油针3与进油孔1的面接触密封,密封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为志,未经陈为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1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叉固定带的竞速板鞋
- 下一篇:涡扇发动机的喷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