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油器的一体式预热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1701.X | 申请日: | 2014-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5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为志;陈为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为志 |
主分类号: | F02M15/02 | 分类号: | F02M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油器 体式 预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油器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化油器的一体式预热套。
背景技术
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燃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化油器作为一种精密的机械装置,它对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可以称之为发动机的“心脏”;燃油在低温环境下的流动性和活跃性会大幅度降低,如果化油器内的燃油温度较低,则会出现雾化程度较低,与空气混合不均匀的情况,传统的预热套经对喉管处进行升温预热,不能达到最佳的预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化油器的一体式预热套。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化油器的一体式预热套,包括浮子室套、喷管套和喉管套,所述浮子室套、所述喷管套和所述喉管套分别安装在所述化油器的浮子室、喷管和喉管上,且所述预热套与化油器的浮子室、喷管和喉管之间均设置有供暖风经过的缝隙,所述喷管套通过设置在所述喷管套两端的连接接头分别与所述浮子室套和所述喉管套密封连接。
浮子室套、喷管套和喉管套分别对浮子室、喷管和喉管进行升温预热,使燃油保持最佳的使用状态,能够有效的提高燃油利用率。
具体地,所述预热套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喉管套的下端,所述预热套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浮子室套的上端,且所述预热套的进风口通过连接软管与车辆散热器的热风出口连接,所述预热套的出风口通过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车辆散热器的入风口连接。
通过车辆散热器排出的气体直接对化油器进行预热,实现能源二次利用,避免出现浪费,同时暖风进入的方向与燃油的流向相反,利用效率更高。
具体地,所述喉管套的上下端均与所述喉管外壁密封连接,所述浮子室套的上端与所述浮子室外壁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浮子室套的高度小于所述浮子室的高度。因为浮子室上部未放置有燃油,不对此部分进行加热,能节约能源。
具体地,所述预热套包括三个套层,由内到外依次为耐腐蚀层、绝热层和耐腐蚀保护层。内外两侧耐腐蚀层能有效的避免预热套被预热气体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化油器的一体式预热套通过在浮子室、喷管和喉管均设置预热套,使燃油能够充分的得到预热,使其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够保持最佳的活性,提高燃油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化油器的一体式预热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其内部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预热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预热套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化油器的一体式预热套,包括浮子室套41、喷管套42和喉管套43,浮子室套41、喷管套42和喉管套43分别安装在化油器的浮子室1、喷管2和喉管3上,且预热套4与化油器的浮子室1、喷管2和喉管3之间均设置有供暖风经过的缝隙,喷管套42通过设置在喷管套42两端的连接接头44分别与浮子室套41和喉管套43密封连接,预热套4的进风口5设置在喉管套43的下端,预热套4的出风口6设置在浮子室套41的上端,且预热套4的进风口5通过连接软管8与车辆散热器7的热风出口连接,预热套4的出风口6通过连接软管8与车辆散热器7的入风口连接,喉管套43的上下端均与喉管3外壁密封连接,浮子室套41的上端与浮子室1外壁密封连接,浮子室套41的高度小于浮子室1的高度,预热套4包括三个套层,由内到外依次为耐腐蚀层401、绝热层402和耐腐蚀保护层403。
本实用新型化油器的一体式预热套的工作原理如下:
浮子室套41、喷管套42和喉管套43分别套装在浮子室1、喷管2和喉管3上,在需要进行预热时,从散热器7的热风出口引出暖风,从喉管套43下端的进风口进入预热套4内,暖风沿燃油的流经路线逆向扩散,依次对喉管3、喷管2和浮子室1进行升温预热,使化油器内的燃油保持一定的温度,保证燃油的活性,最后将冷却的空气从浮子室1上端排出,会送至散热器7内供其对车辆发动机进行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为志,未经陈为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1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放气结构的发动机减压器加热水循环系统
- 下一篇:油锯引擎燃油加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