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钣金分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0209.0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3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作祖;孙梓清;胡亦兵;林哨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9/02 | 分类号: | B65G59/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119***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分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钣金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钣金冲压生产工艺中,每片钣金生产时间为大约在7秒多,捆包素材在上料后需对素材进行充分分离再进行自动投料搬送。现有技术中,汽车钣金分离机构通常包括一支撑架、一固定支杆、一固定铁支架及至少两吹气头,所述固定支杆固定于一支撑架上,所述固定铁支架安装于固定支杆下端,所述固定铁支架下端设有吹气头。应用时需人工先拆除固定铁支架,使装满钣金的台车可以通过,台车再开到自动投料机下方升到投料位置,再把固定铁支架安装回去,由固定铁支架下端的吹气头对钣金进行自动吹气分离。因设备设计局限性,不便于传送素材进行分离,且传统在车门生产工艺,大多采用吹气分离,吹气分离容易造成钣金分离过大或无法完全分离,造成生产不稳定、效率低下,反复分离不良致使维修工时、人力的加大延长外,对钣金件造成二次伤害的频度加大及人员作业的危险程度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钣金分离机构,其能够有效进行钣金分离,解决现有生产不稳定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钣金分离机构,包括一支撑架、一固定支杆、至少两吹气头,所述固定支杆固定于支撑架上,该汽车钣金分离机构还包括一升降活动机构、至少两磁铁座及一PLC控制回路;
所述升降活动机构安装于固定支杆上,所述磁铁座活动衔接于该升降活动机构的下端,且所述吹气头安装于升降活动机构的下端,所述PLC控制回路与升降活动机构、吹气头分别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座与吹气头的数量一致,所述磁铁座与该吹气头一一对应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活动机构包括一上横杆、一下横杆、至少两活动竖杆及至少一与PLC控制回路连接的第一气缸;所述活动竖杆设于上横杆与下横杆之间并垂直穿设于固定支杆,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杆与上横杆之间,且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上横杆相抵,所述磁铁座活动衔接于该下横杆的下端,且所述吹气头安装于下横杆的下端。
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活动竖杆之间均设有一该第一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电磁阀或第二个电磁阀与PLC控制回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头通过第三电磁阀与PLC控制回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座通过驱动件活动衔接于下横杆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第二气缸,且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磁铁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PLC控制回路控制升降活动机构,便于台车通过传送板金件;磁铁座能够有效把钣金件控制在磁力范围,通过PLC控制回路控制吹气头,在吹气头作用下对钣金进行分离,由磁铁座和吹气头相互配合,不仅使钣金件能够完全分离,且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汽车钣金分离机构,包括一支撑架1、一固定支杆2、至少两吹气头3(图中显示数量为4,但也可设置更多),所述固定支杆2固定于支撑架1上,该汽车钣金分离机构还包括一升降活动机构4、至少两磁铁座5及一PLC控制回路6;
所述升降活动机构4安装于固定支杆2上,所述磁铁座5活动衔接于该升降活动机构4的下端,且所述吹气头3安装于升降活动机构4的下端,所述PLC控制回路6与升降活动机构4、吹气头3分别连接。
所述磁铁座5与吹气头3的数量一致,所述磁铁座5与该吹气头3一一对应间隔设置。
所述升降活动机构4包括一上横杆41、一下横杆42、至少两活动竖杆43、及至少一与PLC控制回路6连接的第一气缸44;所述活动竖杆43设于上横杆41与下横杆42之间并垂直穿设于固定支杆2,所述第一气缸44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杆2与上横杆41之间,且该第一气缸44的活塞杆端部与上横杆相抵,所述磁铁座5活动衔接于该下横杆42的下端,且所述吹气头3安装于下横杆42的下端。
相邻两所述活动竖杆43之间均设有一该第一气缸44。使得带动升降活动机构4活动时更稳定。
所述第一气缸44通过第一电磁阀7或第二个电磁阀8与PLC控制回路6连接。
所述吹气头3通过第三电磁阀9与PLC控制回路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0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松散菌料定量装瓶机
- 下一篇:牵引式V形折叠搂草翻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