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老鼠诱捕打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39311.9 | 申请日: | 2014-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4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政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政忠 |
| 主分类号: | A01M23/16 | 分类号: | A01M23/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老鼠 诱捕 打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于一种老鼠诱捕打包装置,具有自动诱捕老鼠,且再将老鼠以几近真空包装的能力进行塑胶膜热缩包装,以符合环境卫生的条件,特别适于应用在住家、工厂、厨房或老鼠出没的地方。
背景技术
老鼠是一种会传播疾病的动物,人们常用的灭鼠方法大致有两种,第一种为放置老鼠药,第二种为使用捕鼠装置,以求将老鼠赶尽杀绝。第一种方法毒鼠诱饵,容易使老鼠死在不易发现的死角,如未实时发现清除掉老鼠尸体,容易使老鼠死尸腐烂发臭,成为传染疾病的缺点。
而第二种方法,常见的捕鼠装置主要包含捕鼠夹、黏鼠板以及捕鼠笼等。捕鼠夹必需摆放在地上,家中的小朋友或宠物很容易会误踩到而受到伤害。黏鼠板同样是放置在地上,除了误踩之外更具有容易逃脱的问题。捕鼠笼上则具有许多空隙,在捕捉到老鼠之后,老鼠的粪便会经由孔隙中溢出,造成家庭卫生及健康等问题。
况且,捕鼠笼在捕捉到老鼠后,必须将鼠笼浸泡在水中,将老鼠淹死或长时间等待老鼠自然饿死,不仅十分的麻烦,且处理老鼠尸体更会令人感觉恶心不舒服。除此之外,常见的捕鼠装置在捕捉到老鼠时,令老鼠受到惊吓而拼命争脱时,易因此使老鼠受伤流出血液,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在处理掉捕捉到的老鼠后,这些气味仍会残留在笼子里,因而导致不易再捕捉到其它老鼠。
本发明人有鉴于灭鼠药与传统捕鼠装置所衍生的各项缺点,期能提供一种老鼠诱捕打包装置,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以提供消费大众使用,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发明动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老鼠诱捕打包装置,其具有捕鼠功能,同时兼具将老鼠尸体自动打包,以符合卫生条件的老鼠捕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老鼠诱捕打包装置,方便处理掉所捕捉到的老鼠,使老鼠保持于一盛装塑料袋中,同时可将塑料袋制设为非透明,以此令处理老鼠死尸的工作较为不觉得恐布或不感觉到恶心不舒服。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老鼠诱捕打包装置,可把捕捉到的老鼠处理掉后,不会使垂死老鼠产生的特殊气味遗留在笼体内,使老鼠诱捕打包装置每次使用可近乎于新品。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老鼠诱捕打包装置,是由一个盒体、两个端盖、两个防逃端罩、一个网状支架、一个热收缩膜套及一个热风制造机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该盒体,两端分别具有一开口,顶部则设有一透孔;
该端盖,于中央设有一通孔,并结合于盒体的开口处;
该防逃端罩,为一内部环设有多个具弹性且呈内缩针状体的斗形结构,并朝内地设于端盖内侧的通孔对应处;
该网状支架,为设于盒体内部,且其两端对应的固设于防逃端罩上以形成一通道;
该热收缩膜套,设于网状支架内部,且其两端袋口受防逃端罩所夹持支撑;
该热风制造机为装置于盒体顶部透孔处,且于内部设有加热线及风扇,而外部设有一电源开关,并与一红外线感知器电性相接,借以启动该热风制造机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增益,相较于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热收缩膜套直接将所捕到的老鼠热缩密封,真空的包装,令老鼠自然的窒息而亡,老鼠死尸则保存于密封的塑胶套内,符合卫生条件的需求。
2、通过热收缩膜套的密封,令老鼠将死前的气味密封在袋膜之中,不致遗留于捕笼之中。
3、通过盒体半密式的空间设计,能使热收缩膜套收缩更加快速、完整。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构造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范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老鼠诱捕打包机置,主要是由一个盒体10、两个端盖20、两个防逃端罩30、一个网状支架40、一个热收缩膜套50及一个热风制造机60所组成。
而上述所提的盒体10,其两端分别具有一开口11,且于该开口11端缘适处设有勾槽12,另于盒体10顶部设有一透孔13,透孔13的两旁侧则设有扣孔14。该盒体除图中所示设为矩形体,亦可设为圆形或其它外形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政忠,未经陈政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9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