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泪囊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7983.6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8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庆民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泪囊引流管。
背景技术
眼科患者因泪囊道发炎常会流泪不止,痛苦不堪。近年来已有各种义管的发明,但多单独针对泪囊或泪小管的局部治疗,由于不能整体治疗,可能出现治疗期延长或不能根除炎症的现象,有术后复发率高的医疗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泪囊引流管,用以治疗泪囊道炎症和泪小管炎症患者,在治疗时介入病灶方便冲洗和给药的治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泪囊引流管,包括导管和支撑架,所述导管和所述支撑架均由弹性体制成,所述支撑架为倒置三角形,所述支撑架上平面为支撑横梁,两斜下边向内与所述导管的带有小孔的上端管壁相连,所述支撑架上平面的两顶角为圆弧过渡;所述导管的轴心孔与所述支撑架的内环相通;所述导管和所述支撑架的连接处设有斜面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上端设有两排小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一侧顶角连接有一条毛细导管,所述毛细导管的内孔与所述支撑架内环相通,所述毛细导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毛细导管终端呈圆弧形封头,所述毛细导管终端设有凸起的环状防缩挡圈。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导管管壁上设有两排小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一侧顶角和所述支撑横梁上端分别连接有一条毛细导管,每条所述毛细导管内孔均与所述支撑架内环相通,每条所述毛细导管管壁上设有小孔,每条所述毛细导管终端呈圆弧形封头,每条所述毛细导管终端设有凸起的环状防缩挡圈。
进一步地,每条所述毛细导管管壁上设有两排小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和所述支撑架的材质为硅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导管的材质为硅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在经鼻逆向导入过程牵拉变形为纤细的轴向体,经鼻裂隙进入泪囊后,依靠其自身的弹性恢复原状并支撑在泪囊窝内。通过导管管壁上的小孔,可以充分进行压力冲洗和局部给药。
毛细导管经泪小管引出体外后,由毛细导管终端防缩档圈固定。通过导管和毛细导管壁上的小孔,可以充分进行压力冲洗和局部给药。本实用新型充分解决和覆盖了泪囊及泪道深部的全部治疗区域。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具有置入简单、固定可靠、拔管方便、冲洗给药有效,义管材质安全的特征,实为一种功能完备可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复发率及安全有效的治疗器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毛细导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一根毛细导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有两根毛细导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该实施例中泪囊引流管包括导管1和支撑架2,支撑架2为倒置三角形,其上平面为支撑横梁,两斜下边向内与导管1带有小孔的一端管壁相连,两顶角为圆弧过渡。导管1的轴心孔与支撑架2的内环相通。在导管1的上端设有两排小孔,如图1所示,图1中左侧为导管相应管段的轴向剖视图。导管1和支撑架2的连接处设有斜面6过渡。
泪囊管置入时由术者利用牵引线将支撑架2部位捆扎,经鼻内逆向牵引至泪囊内,牵引停止后,被拉长变形的支撑架2恢复原状,利用支撑架2上端的横梁,在泪囊内侧壁支撑,使导管1得以固定。导管1固定后,沿鼻口剪去导管1下部多余部分,完成导管的固定过程。在导管1的上半部管壁上的小孔3供冲洗脓血和弥散药用,由术者按医疗需求从导管1的下端注入冲洗液进行病灶冲洗处理和施以药物治疗。患者术后留置导管数日可继续观察、治疗,直至达到治愈。根据临床体征的改善治愈,再由术者用手术钳由鼻内夹持导管1的下端轻轻拔出,即完成治疗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庆民;,未经张庆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7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瘫痪病人用的康复手套
- 下一篇:家兔开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