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型静态平衡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7921.5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2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6;F16K27/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态 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介质截流的管道阀门结构,尤其是指角型静态平衡阀。
背景技术
静态平衡阀是通过改变阀瓣与阀座的开度,进而改变流经阀门的流动阻力以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其作用对象是系统的阻力,静态平衡阀能够将新的水量按照设计计算的比例平衡分配,各支路同时按比例增减,仍然满足当前气候需要下的部份负荷的流量需求,起到热平衡的作用。目前,传统的静态平衡阀通常为直通式结构,它与管道进行连接时只能够直线安装,安装方向单一;如果用户需要角式安装时,必须将阀门进行重新特制,极大增加了阀门的制作成本。因此,针对现有静态平衡阀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可根据用户需求让角型与直通型结构相互通用的静态平衡阀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将角型和直通型结构相互通用的角型静态平衡阀,该角型静态平衡阀还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密封可靠、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角型静态平衡阀,包括阀体、阀盖、阀座、阀瓣、阀杆和手轮,所述的阀体是由分体式结构的上阀体和下阀体构成,该上、下阀体之间作密封连接并连通;所述的上阀体内的水道轴心线与下阀体内的水道轴心线形成夹角或上阀体内的水道轴心线与下阀体内的水道轴心线在同一轴心线上。
所述的下阀体呈弯管状。
所述的下阀体端口内设有封闭端口的孔板,该孔板上设有进水孔,下阀体的端口外设有两个测压接头,该两个测压接头分别对应设置在孔板的前、后两侧。
所述的上、下阀体之间的密封连接结构是在上、下阀体之间设有“O”型圈、六角头螺栓和弹性垫圈。
所述的阀瓣是由同轴心的内轴套和外轴套共同构成的套筒结构,该内轴套内设有轴孔,所述的阀杆下端螺纹连接在该轴孔内,并驱动阀瓣作升降运动。
所述的阀盖中部设有向阀体内延伸的延伸管套,该延伸管套内形成内端面孔;所述的内轴套上端部活动伸入内端面孔内,该内轴套与内端面孔之间分别设有构成内轴套相对内端面孔形成轴向移动的导向槽和导向筋。
所述的外轴套下端部设为圆锥台,该圆锥台与阀座相接触的外圆周面上设有阀瓣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静态平衡阀的阀体设计为分体式结构的上阀体和下阀体,该上、下阀体可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而进行角型安装结构或直通型安装结构相互通用,即角型安装时,上阀体内的水道轴心线与下阀体内的水道轴心线形成夹角;直通型安装时,上阀体内的水道轴心线与下阀体内的水道轴心线在同一轴心线上,故改进后的静态平衡阀安装使用更加灵活、一阀两用,在工地现场实施方便,无需另行特制,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密封可靠、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角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直通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1.测压接头、2.孔板、3.下阀体、4.六角头螺栓、5.弹性垫圈、6.阀瓣橡胶、7.阀瓣、71.内轴套、72.外轴套、73.导向槽、74.轴孔、8.上阀体、9.阀盖、91.延伸管套、92.内端面孔、93.导向筋、10.“O”型圈、11.阀杆、12.锁紧螺母、13.垫片、14.填料、15.填料压盖、16.内六角螺钉、17.防尘盖、18.指示环、19.手轮、20.微调指示圈、21.定向套、22.紧定螺钉、23.定位圈、24.阀杆螺母。
角型静态平衡阀,它是一种用于介质截流的管道阀门结构,主要是由阀体、阀盖9、阀座、阀瓣7、阀杆11及手轮19等构成。
所述的阀体采用分体式结构的上阀体8和下阀体3构成,该下阀体设计为弯管状,在下阀体3端口内设有封闭端口的孔板2,该孔板上设有进水孔,下阀体3的端口外设有两个测压接头1,该两个测压接头分别对应设置在孔板2的前、后两侧,并可通过测得孔板2前、后的压差来测得当前的流量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7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