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6812.1 | 申请日: | 2014-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6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曹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雪莹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5F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盛水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杯。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水杯,它是我们喝水的常用工具。然而我们使用普通水杯喝茶时总是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当我们泡上茶叶喝完茶后,还想喝点白开水的话,如果身边没有别的杯子,就只能把杯里的茶和茶叶都倒掉,然后再倒白开水,这样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容易造成浪费的缺陷,提供一种水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水杯,该水杯包括外杯体、杯把,该外杯体底端设有与该外杯体螺接并密封的杯底,该外杯体顶端设有开口的杯口,该外杯体内固设有第一带孔圆盘,该第一带孔圆盘与该杯底形成第一容置空间;
该水杯还包括可转动的设置于该外杯体内层的旋转杯体,该旋转杯体底部设有第二带孔圆盘,该第二带孔圆盘与该第一带孔圆盘紧密贴合;该杯把与该旋转杯体固定连接,该外杯体侧壁面设有供该杯把穿出并转动的转动槽;
该第一带孔圆盘上的第一小孔与该第二带孔圆盘上的第二小孔错开设置,转动该第二带孔圆盘时,该第一小孔和第二小孔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杯中,该杯底上设有储茶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杯中,该第一小孔和该第二小孔的孔口出设有密封垫圈。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水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构造一种旋转杯把来带动茶叶与水分离的水杯结构,使用户可根据需求来选择喝白开水或茶水。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杯中第二带孔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水杯第一实施例中,该水杯包括外杯体1、杯把2,该外杯体1底端设有与该外杯体1螺接并密封的杯底11,该外杯体1顶端设有开口的杯口12,该外杯体1内固设有第一带孔圆盘13,该第一带孔圆盘13与该杯底11形成第一容置空间14;
该水杯还包括可转动的设置于该外杯体1内层的旋转杯体3,该旋转杯体3底部设有第二带孔圆盘31,该第二带孔圆盘31与该第一带孔圆盘13紧密贴合;该杯把2与该旋转杯体3固定连接,该外杯体1侧壁面设有供该杯把2穿出并转动的转动槽15;
该第一带孔圆盘13上的第一小孔16与该第二带孔圆盘31上的第二小孔32错开设置,转动该第二带孔圆盘31时,该第一小孔16和第二小孔32重合。
使用时,将茶叶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4内,用户可从杯口12倒入一点温度的水至旋转杯体3内,此时第一小孔16与第二小孔32错开,茶叶与水杯隔离。当用户需要喝茶水时,旋转杯把2,杯把2带动第二带孔圆盘31转动,直至第一小孔16与第二小孔32重合,水从旋转杯体3内流入第一容置空间14内,茶叶与水充分混合,用户即可喝到新鲜的茶水。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户可再次旋转杯把2,直至第一小孔16与第二小孔32再次错开,将茶叶与水分离,防止用户在喝水的过程中喝到茶叶。
进一步的,为便于用户取放茶叶,该杯底11上设有储茶腔4。
进一步的,为达到的更好的密封效果,该第一小孔16和该第二小孔32的孔口出设有密封垫圈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雪莹,未经曹雪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6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充电的多功能智能水杯
- 下一篇:一次性塑料冲泡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