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转子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5525.9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2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伊文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文焕 |
主分类号: | F03C2/08 | 分类号: | F03C2/08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转子机,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都是通过柴油机或汽油机提供动力,在燃油过程中会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增强,对环境造成危害;大多数工用、民用锅炉,都是通过燃烧煤来获取能量,然而煤在燃烧过程中不仅释放二氧化碳而且会产生雾霾,对环境影响不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转子机,可代替小型车船和锅炉中的燃煤机等,提供可靠的动力源,通过液压油进入箱体带动若干个带有交替分布引油槽的转子转动而提供动力源,在无有毒气体和异味排出的情况下给小型车船和锅炉等提供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液压转子机,带有底盘的箱体内设有定子,定子内通过等直径的转子同轴配合有主轴,主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箱体的两端;在转子的外圆周设有若干个非封闭式环形引油槽,环形引油槽的开口端面依次旋转一个角度;在每个环形引油槽对应位置的箱体上设有与定子腔体相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的轴心线与主轴的轴线正交,且正交距离等于环形引油槽端面的中心到主轴轴线的距离。
所述的环形引油槽为四组,每个环形引油槽靠近进油口的一端为楔形结构而且每个环形引油槽的开口端面依次旋转180°角。
所述的出油口与进油口在箱体的同侧,且出油口的轴心线与主轴的轴线垂直相交。
环形引油槽的一端制成楔形,可以起到聚油的效果。
进油口和出油口的确定位置,才能充分保证油泵将油顺利打入引油槽中,完成整个工作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液压转子机的主视图。
图2为液压转子机的俯视图。
图3为液压转子机的右视图。
图4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7为图4的C-C剖视图。
图8为图4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3所示,液压转子机,带有底盘7的箱体1内设有定子4,定子4内通过等直径的转子5同轴配合有主轴8,主轴8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箱体1的两端;在转子5的外圆周设有若干个非封闭式环形引油槽6,环形引油槽6的开口端面依次旋转一个角度;在每个环形引油槽6对应位置的箱体1上设有与定子4腔体相通的进油口2和出油口3,进油口2的轴心线与主轴8的轴线正交,且正交距离等于环形引油槽6端面的中心到主轴8轴线的距离。油泵依靠惯性将油从进油口打入引油槽中,带动转子运动,四组开口端面交替排布的引油槽逐步传递运动将油带到出油口处,提供强劲的动力源。
如图4至图8所示,所述的环形引油槽6为四组,且每个环形引油槽6的开口端面依次旋转180°角。
所述的出油口3与进油口2在箱体1的同侧,且出油口3的轴心线与主轴8的轴线垂直相交。
工作过程:首先,油泵将油打入第一组的进油口2中,油通过惯性直接打到环形引油槽6楔形的一端,进而带动转子转动,将油输送到出油口3处;此时,第二组环形引油槽6的位置旋转180度,油泵将油打入第二组的进油口2中,油通过惯性直接打到环形引油槽6楔形的一端,进而带动转子转动,将油输送到出油口3处;油泵再依次对第三组和第四组进油口2进行打油,完成一次循环打油后再进行第二次循环、第三次循环等,直至工作过程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文焕,未经伊文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55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3C 液体驱动的变容式发动机
F03C2-00 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F03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具有相同齿数或相同数量的齿的等同物
F03C2-08 . 相互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工作元件的啮合与齿轮传动相似
F03C2-22 .内轴式的,配合工作元件在啮合处具有相同方向的运动,或配合工作元件中的1个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较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3C2-24 .反啮合式的,即各配合运转元件在啮合处具有相反方向的运动
F03C2-30 .具有F03C 2/02,F03C 2/08,F03C 2/22,F03C 2/24各组中两个或多个组所包含的特点,或具有这些组中的1个组所包含的与配合工作元件之间的其他形式的运动结合在一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