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气中包水口一次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4621.1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7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任永曾;邢连清;乔徳慧;刘国庆;王峰;姜富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冶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2 | 分类号: | B22D4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水口 一次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过程保护浇注用功能耐火材料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中包水口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透气中包水口是随着炼钢技术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的,要求中包水口首先具备吹氩通道,其次要求透气中包水口的透气量可靠稳定,具体体现在使用过程中监控板间压力值的波动情况。
目前,所有透气中包水口的生产都是通过结构上添加一个气腔来实现稳定透气,该气腔连接吹起装置外接气源,气腔内外两侧材质不同,生产过程中预先成型内层料,然后将预制的蜡筒或蜡纸围裹在内层上,再次组装胶套、模具等,装填外层料,并再次加压成型。这种技术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生产效率低,需支付的成本高,每一个产品都需要经过基本相同的步骤,工作效率和成本消耗上均两倍于正常产品,同时增加了产品出现人为操作缺陷的几率;2.产品质量波动,由于预成型后泥料的表面致密度增加,二次成型时往往会在结合面处两种泥料的结合强度不如一次成型制品,烧成后容易产生分层,甚至后期使用时会出现结合面穿钢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中包水口一次成型模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透气中包水口一次成型模具,它包括底座、滑板料、带孔蜡筒、外套、中芯和固定螺栓,所述滑板料位于底座上面、用于支撑带孔蜡筒,所述带孔蜡筒位于中芯外侧、滑板料上,所述外套位于带孔蜡筒外侧、上部用固定螺栓与中芯顶端相连接。所述外套由普通金属薄板制成,且外表面光滑。金属外套和固定螺栓均可重复使用,既可外购也可自主生产,简便易修理,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气中包水口一次成型模具,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此模具实现了一次成型,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所得产品质量稳定,出厂检验合格率和用户使用合格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
1.底座;2.滑板料;3.带孔蜡筒;4.胶套;5.中芯;6.固定螺栓;7.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气中包水口一次成型模具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一种透气中包水口一次成型模具,它包括底座1、滑板料2、带孔蜡筒3、外套7、中芯5和固定螺栓6,所述滑板料2位于底座1上面、用于支撑带孔蜡筒3,所述带孔蜡筒3位于中芯5外侧、滑板料2上,所述外套7位于带孔蜡筒3外侧、上部用固定螺栓6与中芯5顶端相连接。所述外套7由普通金属薄板制成,且外表面光滑。
模具组装过程如下:①成型前根据产品尺寸和外形要求设计外套7,并根据产品尺寸预先制备带孔蜡筒3;②成型时先用油压机压制滑板料2,并将压制好的滑板料2放在底座1上;③将带孔蜡筒3插入外套7内部,然后将外套7连同带孔蜡筒3套在中芯5外侧;④用固定螺栓6将外套7紧固在中芯5上,即得透气中包水口一次成型模具。
生产过程:将胶套4套在组装好的模具外,以外套7为分界线,内外两侧分别填装内层料和外层料,敲打或振动密实,松开固定螺栓6取出外套7即得透气中包水口。清理外套7表面,进入下一次生产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冶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冶高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4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上加工细长轴装置
- 下一篇:斜面升降式低空间占用型钢包自动加脱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