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工膜伸缩节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3512.8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1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雷有栋;贺双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E02D3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工 伸缩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中高水头作用下的土工膜伸缩节布置结构,属于岩土工程或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土工膜防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土工膜作为防渗体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在铺设土工膜时经常设置伸缩节,以更好让土工膜作为适应坝体变形,防止土工膜在坝体变形时被拉坏。现在土工膜常采用的伸缩节的布置方式是在通过土工膜叠合回绕形成伸缩节,一般适用于低水头的情况下。但在中高水头作用下,伸缩节位置的土工膜会因为高水头作用,伸缩节处两层土工膜之间会产生极大的摩擦力,会导致在伸缩节拉开之前,土工膜自身已经拉断,不能起到伸缩节辅助土工膜适应坝体变形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土工膜施工中由于两层土工膜之间产生极大的摩擦力导致在伸缩节拉开之前土工膜被拉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土工膜伸缩节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所用的土工膜按照至少三层回绕折叠,也就是将一块整块的土工膜按照回绕的方式进行折叠,这样在回绕处形成伸缩节。本实用新型是在上下相邻两层土工膜之间设有至少两根用于将上下相邻两层土工膜之间的滑动摩擦转为滚动摩擦的纤维棒。由于纤维棒的存在,使上下两层土工膜之间无法紧密接触,可以减小两层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因可能存在真空导致的紧密度等问题,而且纤维棒使上下两层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转为滚动摩擦力,大大减小了两层之间的摩擦系数。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可以在纤维棒上涂抹有助于滑动的润滑剂。该手段同样有助于减小两层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目前工程上常有的土工膜的规格尺寸,本实用新型的纤维棒的直径优选为1.5cm~5.0cm。
进一步的,纤维棒在相邻上下两层土工膜之间成排满布布置。满布布置可以将上下两层土工膜完全隔离开,完全依靠纤维棒自身的滚动摩擦将两层土工膜拉开。
本实用新型在伸缩节的两层土工膜之间加入纤维棒,以纤维棒与土工膜之间的的滚动摩擦代替土工膜自身之间的滑动摩擦,能极大的降低伸缩节处的摩擦力,保证伸缩节在高水头作用下能够顺利的打开,起到保护土工膜,适应坝体变形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土工膜,2-纤维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伸缩节两层土工膜1之间加入纤维棒2的方式,通过纤维棒2与土工膜1之间的滚动摩擦代替土工膜1自身的滑动摩擦,避免在中高水头作用下,伸缩节土工膜1内部摩擦力过大,导致在伸缩节无法打开,土工膜1直接被拉断,造成工程事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进一步说明。主要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1、根据计算分析,确定具体部位伸缩节的位置及长度;
2、铺设土工膜1,在伸缩节位置处满布纤维棒2(纤维棒2的直径,可在1.5cm~5.0cm之间选择);
3、回绕土工膜1,形成伸缩节在上层再次满布纤维棒2;
4、再次回绕土工膜1,形成伸缩节。
在伸缩节布置过程中,可在纤维棒2上涂抹有助于滑动的润滑剂,降低纤维棒2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伸缩节的性能,确保其在中、高水头下正常发挥作用。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3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