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转式污泥干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3437.5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郑祖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祖兰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污泥 化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式污泥干化装置,属于环保污泥干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城市污水处理率也逐年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污水处理厂要排放大量的剩余污泥,数量巨大的污泥需要做进一步处理,如果污泥得不到合理处理,将造成二次污染。污水污泥的成分很复杂,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大量有用资源。目前对于城市污泥处理方法有多种,一般有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但在资源化利用之前,需对污泥进行预处理,进行调理,包括浓缩、脱水、干燥。经过干化后的污泥,可运用于土地改良,建材利用等,如何降低污泥的含水率,这是污泥处理的重要任务。现有一些污泥干化装置采用蒸汽直接加热,需要连续工作运行,存在产生废气的缺点;还有采用间接加热污泥干化装置,但是容易在干燥机内产生污泥结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翻转式污泥干化装置, 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具有翻转干燥仓、间接加热、可间歇工作、干燥机内不易产生污泥结块、产生废气少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翻转式污泥干化装置,主要由污泥加料斗、翻转干燥仓、加热器、干污泥斗、废气治理装置及驱动电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干燥仓的上方设置有污泥加料斗;所述翻转干燥仓的转动轴与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废气治理装置通过管道与加热器连接。
所述所述翻转干燥仓的下方设置有干污泥斗。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污泥脱水后含水率约为80%,污泥从污泥加料斗进入污泥干化装置的翻转干燥仓内部,翻转干燥仓数量设置有3个及以上,驱动电机为翻转干燥仓提供旋转动力,废气治理装置治理加热器产生的废气和水蒸汽,每个翻转干燥仓循环周期工作,加热器为翻转干燥仓提供热量,垂直的翻转干燥仓进行加料操作,旋转进入加热器的翻转干燥仓进行干燥操作,在干污泥斗上方的翻转干燥仓进行卸料操作,周期循环工程完成对污泥干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间接蒸汽加热,翻转干燥仓的传热面积大,可使一般浓缩脱水污泥含水率很快降低,明显降低了污泥的含水量;并配有废气治理装置,迅速带走污泥蒸发的水分;装置自动化运行,可间歇工作,操作方便;可使一般污泥含水率约为80%很快降低到50%左右,明显降低了污泥的含水量;本实用新型采用间接加热,可间歇工作运行,并采用全封闭系统,减少了污泥的二次污染,能到达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名称:1—污泥加料斗;2—翻转干燥仓;3—加热器;4—干污泥斗;5—废气治理装置;6—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污泥加料斗(1)、翻转干燥仓(2)、加热器(3)、干污泥斗(4)、废气治理装置(5)及驱动电机(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干燥仓(2)的上方设置有污泥加料斗(1);所述翻转干燥仓(2)的转动轴与驱动电机(6)连接。
所述废气治理装置(5)通过管道与加热器(3)连接。
所述所述翻转干燥仓(2)的下方设置有干污泥斗(4)。
污泥干化装置运行工作时:污泥脱水后含水率约为80%,污泥从污泥加料斗(1)进入污泥干化装置的翻转干燥仓(2)内部,翻转干燥仓(2)数量设置有3个及以上,驱动电机(6)为翻转干燥仓(2)提供旋转动力,废气治理装置(5)治理加热器(3)产生的废气和水蒸汽,每个翻转干燥仓(2)循环周期工作,加热器(3)为翻转干燥仓(2)提供热量,垂直的翻转干燥仓(2)进行加料操作,旋转进入加热器(3)的翻转干燥仓(2)进行干燥操作,在干污泥斗(4)上方的翻转干燥仓(2)进行卸料操作,周期循环工程完成对污泥干化。装置自动化运行,操作方便;可使一般污泥含水率约为80%很快降低到50%左右,明显降低了污泥的含水量;本实用新型采用间接加热,可间歇工作运行,并采用全封闭系统,减少了污泥的二次污染,能到达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祖兰,未经郑祖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34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线张力控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挤出机支撑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