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失真功率放大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2776.1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万颖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普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32 | 分类号: | H03F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失真 功率放大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失真功率放大器电路。
背景技术
功率放大器是现代无线通信收发器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功放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
目前,常用的线性化技术包括:功率回退技术、前馈技术、负反馈技术、预失真技术等。功率回退技术是一种简单实用的传统技术,它是把功率较大的晶体管回退到一定的值作小功率使用来提高功放的线性度。该技术虽然实现简单,但大大降低了功放的利用率,在效率要求较高的功率放大系统中不太适用。前馈技术虽然可以很好地改善功放的线性度,但是采用开环电路实现,所有器件的特性随时间的变化不能被补偿,且电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补偿功率放大器后级电路产生的增益压缩和正相位移差,提高其线性度的预失真功率放大器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预失真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晶体管,晶体管的基极与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晶体管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连接有并联负反馈网络,并联负反馈包括从晶体管基极到集电极之间串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有第二电阻,晶体管与第二电阻构成串联负反馈网络,晶体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有电压,集电极与电压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并联负反馈网络包括电流表,电流表、第一电容、第一电阻与晶体管的发射极构成一个回路。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预失真功率放大器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具有串、并联负反馈网络的有源预失预失真电路作为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级电路,通过调整负反馈网络来产生预失真电路的增益扩张及相位偏移,达到对功率放大器后级电路补偿的目的,以此提高整级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失真功率放大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图1的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一种预失真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晶体管,晶体管的基极与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RFIN连接,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RFOUT连接,晶体管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连接有并联负反馈网络,并联负反馈包括从晶体管基极到集电极之间串联的第一电容Cf和第一电阻Rf,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有第二电阻RE,晶体管与第二电阻RE构成串联负反馈网络,晶体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有电压VCC,集电极与电压VCC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RC。
作为优选,并联负反馈网络还包括电流表Ig,电流表Ig、第一电容Cf、第一电阻Rf与晶体管的发射极构成一个回路。
RfCf与晶体管共同构成一个并联负反馈网络,RE与晶体管构成一个串联负反馈网络。并联负反馈网络使输入阻抗减小,而串联负反馈网络使输入阻抗增大,合理调整这两种负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易于获得宽带的输入匹配。此外,这两种负反馈网络使功率增益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见图2所示,其中,β、Cπ、Rπ分别为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发射结电容、发射结电阻,Zin是从信号源输入端看进去的阻抗。
由小信号模型可知
Vin=Vbe+Ve (1)
Vin=Vbe+Ve (2)
其中
Vbe=IbRπ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普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普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2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