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造现浇剪力墙体的带保温板和梁钢筋笼的钢筋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2062.0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4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杜新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景云 |
主分类号: | E04C5/06 | 分类号: | E04C5/06;E04B2/84;E04B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剪力 墙体 保温 钢筋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制造现浇剪力墙体的带保温板和梁钢筋笼的钢筋骨架。
背景技术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使用装配式建筑,但是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国内一直发展缓慢,技术落后于日本、欧美的装配式技术。2009年国务院8部门联合发文宣布在中国全面启动装配式建筑的科研与示范和推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3〕号】,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构件生产工厂化的标准体系,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积极推行住宅全装修,鼓励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化装修相统一。这样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就成为国家行为,只有国家行为才能使装配式建筑技术为中国的行业进步作出新的发展。
但是现有的装配式房屋的结构不合理,构件制造工艺创新点偏少,构件安装施工工艺创新点起点低,导致施工成本高于目前的在用技术,因此需要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支持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用于制造现浇剪力墙体的带保温板和梁钢筋笼的钢筋骨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现浇剪力墙体的带保温板和梁钢筋笼的钢筋骨架,包括设置于中心的片状的保温板,以及与所述保温板形状相适配的片状的内侧钢筋网片和外侧钢筋网片;其中所述内侧钢筋网片和外侧钢筋网片通过竖向X形内外钢筋网片焊接连接钢筋和横向X形内外钢筋网片焊接连接钢筋固定在一起,且所述竖向X形内外钢筋网片焊接连接钢筋和横向X形内外钢筋网片焊接连接钢筋穿过所述保温板并与所述保温板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竖向X形内外钢筋网片焊接连接钢筋和横向X形内外钢筋网片焊接连接钢筋包括由两条钢筋交叉形成X形的本体,且所述竖向X形内外钢筋网片焊接连接钢筋的X形本体为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横向X形内外钢筋网片焊接连接钢筋的X形本体为沿水平方向设置;还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固定在所述内侧钢筋网片位于室内一侧的外表面上的横梁钢筋笼,所述横梁钢筋笼包括至少四条横梁主筋,所述这些横梁主筋之间通过成横梁箍筋固定在一起成为一个矩形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横梁钢筋笼固定在所述内侧钢筋网片的外表面的上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其中所述内侧钢筋网片和外侧钢筋网片都包括由钢筋焊接而成的片状本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竖向X形内外钢筋网片焊接连接钢筋和横向X形内外钢筋网片焊接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内侧钢筋网片和外侧钢筋网片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在实现预制构件的标准部品化,质量稳定可靠,消除了施工中的设计变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使建筑工程中的现场浇注混凝土用量的80%转变为工厂化预制生产,从而使的现场作业降低到20%,施工速度提高1倍,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预制的墙板内预先嵌入保温板,这样可以提高预制墙板的保温效果,实现建筑设计节能达到65%以上,防火阻燃性能提高到A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现浇剪力墙体的带保温板和梁钢筋笼的钢筋骨架的横向剖视图;
图2为纵向视图;
图3为纵向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外侧钢筋网片;
2、内侧钢筋网片;
3、横向X形内外钢筋网片焊接连接钢筋;
4、竖向X形内外钢筋网片焊接连接钢筋;
5、横梁箍筋;
6、横梁主筋;
7、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景云,未经杜景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2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