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插头的主体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8848.5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8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旅;朱海兰;陈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睿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4/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插头 主体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SB插头的主体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不断地普及应用,作为一种主要类型的连接装置,USB连接器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普遍都采用USB连接器来进行数据传输或者进行充电作业。
USB插头作为USB连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包括有金属外壳、塑胶护套、卡钩以及主体端子等部分,主体端子包括有多个PIN针。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焊锡方式将PIN针与相应的芯线焊接于一起,且一般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焊接,而人工焊接比较容易出现短路、虚焊、假焊等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USB插头的主体端子,该USB插头的主体端子结构设计新颖,节省锡丝且能够有效地避免人工焊锡方式所存在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USB插头的主体端子,包括有至少两根平行且间隔布置的PIN针,各PIN针分别包括有与芯线连接的接线部以及位于接线部的前端侧的接触部,接触部设置有呈向上拱起状的接触凸起,接线部设置有四个朝上延伸的固定脚,其中两个固定脚沿着PIN针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的一边缘部,另外两个固定脚沿着PIN针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的另一边缘部,四个固定脚沿着PIN针延伸方向错开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USB插头的主体端子,其PIN针包括接线部和接触部,接触部设置有呈向上拱起状的接触凸起,接线部设置有四个朝上延伸的固定脚,其中两个固定脚沿着PIN针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的一边缘部,另外两个固定脚沿着PIN针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的另一边缘部,四个固定脚沿着PIN针延伸方向错开布置。连接芯线时,接线部的四个固定脚弯曲并形成360°全包式地包围芯线,接线部通过四个固定脚与相应的芯线紧密地接触并贴靠牢固,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接线部与相应的芯线之间的导通速度。上述结构形式的PIN针能够有效地节省锡丝并完全地避免人工焊锡时所出现的短路、虚焊、假焊等不良现象,进而确保了连接器之间讯号传输的稳定性。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结构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PIN针 2——接线部
21——固定脚 3——接触部
31——接触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USB插头的主体端子,包括有至少两根平行且间隔布置的PIN针1,各PIN针1分别包括有与芯线连接的接线部2以及位于接线部2的前端侧的接触部3,接触部3设置有呈向上拱起状的接触凸起31,接线部2设置有四个朝上延伸的固定脚21,其中两个固定脚21沿着PIN针1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2的一边缘部,另外两个固定脚21沿着PIN针1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2的另一边缘部,四个固定脚21沿着PIN针1延伸方向错开布置。
PIN针1的接触部3的接触凸起31设计成向上拱起的结构形式,该形状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各PIN针1具有良好的接触性能。
在将本实用新型的PIN针1与相应的芯线连接于一起的过程中,接线部2的四个固定脚21弯曲并形成360°全包式地包围芯线,接线部2通过四个固定脚21与相应的芯线紧密地接触并贴靠牢固,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接线部2与相应的芯线之间的导通速度。
上述结构形式的PIN针1能够有效地节省锡丝并完全地避免人工焊锡时所出现的短路、虚焊、假焊等不良现象,进而确保了连接器之间讯号传输的稳定性。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结构稳定的优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睿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睿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8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