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纸用烘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8750.X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0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宋俊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俊富 |
主分类号: | D21F5/16 | 分类号: | D21F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王庆海 |
地址: | 201101 上海市闵行区七***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烘干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用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无论读书、看报,或是写字、作画,都得和纸接触。在工业、农业和国防工业生产中,也离不开纸。在纸的制备过程中,烘干工序是整个造纸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将经过打浆、洗滤、提浆、搅拌、沉淀、纸成形等若干工序后,再经过烘干装置进行烘干。一般的造纸机中,烘干系统采用蒸汽式烘缸,这种烘缸需专门配用锅炉和高压管道,需较大面积的场地,设备费用高,所占比例几乎为全套设备造价的1/2,而且高耗能。
对于生产销量不是很大的特种纸,特别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体积小和价格便宜的烘干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造纸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4根不锈钢支架,每根不锈钢支架上安置有传动轮,该传动轮上设置有传送带,在该4根不锈钢支架顶上安置有方形加热板,在该加热板的底面安置有红外线加热管。
其中红外线加热管的长度与传动带的宽度相同,并且红外线加热管的两个长端与传动带的两个宽端对齐。
其中所述红外线加热管为短波红外线加热管。
其中在4根不锈钢支架的4个侧面分别安置阻隔红外线的挡板,该挡板的顶部与方形加热板齐高,该挡板的底部高于传动带以允许纸张通过。
其中所述红外线加热管为中波红外线加热管。
其中在不锈钢支架上安置有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
其中在不锈钢支架的顶部安置有摄像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造纸用烘干设备具有高热效、低能耗、环保、温度易控制、升温迅速,并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廉,仅占蒸汽加热烘干设备的四分之一,使用该烘干设备的现有小型造纸机可以不需要压力容器和铺设高压管道,安全性较高,特别适用于特种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造纸用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造纸用烘干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造纸用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造纸用烘干设备包括:
4根支架1,每根支架1上安置有传动轮2,该传动轮上设置有传送带3,在该4根支架顶上安置有方形加热板4,在该加热板的底面(即朝着传送带的那一面)安置有红外线加热管5。将需要烘干的纸张放置在传送带3上,经过加热板区时,通过红外线加热管5发出的热能来烘干纸张。
所述支架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加热板4采用耐热材料制成。
优选红外线加热管的长度与传动带的宽度相同,并且红外线加热管的两个长端与传动带的两个宽端对齐。
所安置的红外线加热管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如果待烘干的纸张面积较小,1根红外线加热管发出的热能就能够将其均匀烘干,那么安置1根红外线加热管;如果需要2根或更多根红外线加热管,根据红外线加热管的发热面积来均匀布置,以满足将传送过来的纸张均匀烘干。
红外线的波长在0.75至1000微米之间,工业上,一般将波长为0.75~2.5微米的红外线称为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将波长为2.5~25微米的红外线称为中红外线或称中波红外线,将波长为25~1000微米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或长波红外线。
水和多数有机物对红外线的吸收光谱在0.75~2.5微米的范围内,因此优选采用短波红外线加热管,纸张里的水分子等易于吸收短波红外线,这样有助于快速烘干纸张。
另外,由于短波红外线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容易灼伤作业人员的眼睛,因此还需要在4根支架的4个侧面分别安置阻隔红外线的挡板6,该挡板6的顶部与方形加热板齐高,该挡板的底部高于传动带,尤其是与传送带垂直面的挡板的底部,其与传动带之间的距离应允许待烘干的纸张通过。图2示出了具有所述挡板6的造纸用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也可以采用中波红外线加热管以避免对作业人员眼睛的无灼伤。
红外线加热管的功率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只要发出的热量不能使纸张燃烧或者使纸张的质量发生改变即可。
如果传送带发生故障,使得纸张停止在红外线加热管的辐射区内,而作业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则长时间的热辐射也有可能引起纸张起火,因而引发火灾。为了避免此情况发展,还可以在支架上安置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用来监测温度,并且实时将温度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
另外,还可以在支架的顶部安置摄像机,用于监视传动带的运动,并且实时将图像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俊富,未经宋俊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87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门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防伪标识及其识别系统